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欢迎访问教育之声网
重要声明:
“教育之声网”推送文章除实在无法确认,我们均会注明作者及来源。部分文章或图片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将会在36小时内删除处理,特别感谢,也特别欢迎您的投稿。
滚动新闻:
北京市八里庄第三中学 李姣姣老师 老师 您会忽视差生吗
2014-07-16 15:37:26   来源:教育之声网   

  这句话藏在五颜六色的小纸条里,让正在为孩子们的溢美之词沾沾自喜的我不禁心里一怔。这是每个学期我例行两次的小调查;问题1,这学期对你影响最大的课文是哪一篇?问题2,你对老师有什么建议和意见?小纸条是匿名的形式交上来的,我猜,这应该是他写的,其实主人公究竟是谁并不重要,这句话让人沉思良久。

  并不是成绩最差的孩子,却已经把自己列入“差生”的行列,这个小小的一问里有他的纠结、羞愧和深深的焦虑。我问自己:我忽视了吗?我只敢说,我希望他们都健康快乐,更希望他们成绩优异。喜欢乖巧、聪明、成绩好的孩子应该是人之常情。就算是同胞兄弟,在父母心里也分个轻重。也许,每个教师都能不假思索地数出让他欢喜让他忧的孩子。他们或红或黑,有着鲜明的特点。最容易被忽视的,是在我们教育里有着一个很不好听的名字的“灰生”。不仅仅是因为成绩不好,他们还不善言辞、胆小羞怯,心理藏着不少秘密。

  我以及大多数老师有时候都会想当然地认为,每个孩子都是家里的焦点,从小到大备受关注,进入学校,融入集体生活以后,有些孩子继续放光,有的孩子继续成为焦点,可能是问题点。但这些孩子幸运地总是被关注,他们的生活依旧。而有的孩子却被边缘化了,这或许并不是老师的问题,而是社会的一种自然态势。可是,他们却在这个过程中遭遇了不适乃至阵痛。

  如果仅仅是这样还好,问题还要复杂得多。身为80后,独女的我,面对的是“00”后,绝大多数都有弟妹,并且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进京务工人员子女。这是一群不一样的孩子,他们的成长伴随着不断的适应性挑战。有一个孩子曾经告诉我,他在小学阶段就跟随父母四处漂泊,六年小学换了四个学校。在广大务工人员在城市中正当社会权益普遍缺位的背景下,流动儿童在受教育过程中也经常面临着较差的就读环境以及某些城市人群的不友好对待。我以“天之骄子”的区状元和名牌大学录取通知书进京,而他们确是被动“北漂”,很多孩子上学不到一年就要回乡或者继续跟随父母“流动”,我能理解他们的内心吗?他们和北京孩子穿着同样的校服,在学校分享同样的午餐。但放学之后,有的人赶往夜市帮助父母穿烤串,有的人奔往地下室,那间永远亮灯的小屋挤着一家四口。这里面的很多“灰生”不仅仅是个性不鲜明,他们不曾成为过家人的焦点,很多孩子的童年甚至是父母缺席的。他们更在流动中面临着消费排斥、社会关系排斥、文化排斥、福利制度的排斥(任云霞,2006)。曾经有学生向我诉说过辍学焦虑——半途回乡会不会没有地方接收,为什么我们这样,北京的孩子没有这样的焦虑。频繁流动给他们带来孤独感方面的问题, 频繁的流动导致他们不能建立稳定的同伴关系。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诗意的评论:我们每个人就像一粒糖,开始被含在亲人的嘴里,后来被放在学校这个杯子里,再后来被抛向社会的大海,我们还是糖,但被一点一点稀释了,找不到自己最初的香甜了。而我的好多孩子,可能从来不知道自己有甜味儿,他们被过早地忽视了,否定了。残酷的是“被忽视”是每个人不可回避的人生话题。要么亮出自己,要么甘于平庸,但是谁又能帮你选择呢?

  我不知道那个孩子是如何为自己贴上“差生”的标签的。但他一定经历着“被忽视”的痛苦,并且无法“自救”。但是,我们至少可以从现在开始给予他相对公平的关注,至少在无意识放弃之前倾听一下他们的内心。当苏霍姆林斯基把这个差生加上引号的时候,我们是否会思考,在漫长的教育生涯中我们曾把多少这样本应该加引号的差生直接去掉了引号,让她们最终被判定为我们眼中真正的差生。非常幸运能得到这样一张纸条,让我们有这样一次思索的机会——为在课堂上、在教室里那些个性不鲜明、缺乏自信、喜欢安静与独处的孩子。在给他们知识之前,先试着了解他的经历与生活;他也许不会拉低平均分,也无望提高优秀率,但他是一个鲜活的个体,他期待获得关注。而身为教师的我们是最有可能发现他灰色中的亮点,或者帮助他发现精彩的人。

  爱每一个学生,教育过程中的平等与尊重,教学细节里的等待与宽容,课上的一个眼神,课下的一声问候。用自己的行动去引领学生,讲述自己的故事去启迪学生,用自己的才情去感化学生,在最真诚的交流中取得孩子的信任。点点滴滴,如甘露,如绵绵软雨,润物细无声。

  爱教育事业,“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种爱是师德的彰显,是师魂的构筑,是整个教风的核心。所以全情投入,敢于奉献;所以甘于寂寞,宁静致远。

相关热词搜索:八里庄 北京市 老师
相关评论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我要链接 | 教育之声简介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0-2012 cedcm.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edu@cedcm.com.cn | 京ICP备12037710号-1 | 总机: 010-88687877 | 传真: 010-88682677
本网站所刊登的教育之声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教育之声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