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欢迎访问教育之声网
重要声明:
“教育之声网”推送文章除实在无法确认,我们均会注明作者及来源。部分文章或图片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将会在36小时内删除处理,特别感谢,也特别欢迎您的投稿。
滚动新闻:
芳草地国际学校民族校区 赵宁老师 敢于向学生承认错误
2014-07-16 15:32:19   来源:教育之声网   

  案例描述:

  一天,在教四年级进行《氧气》一课的教学时,我采用回忆旧知识的方法引入新课,首先提出问题:空气不是一种单纯的物体,它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气体,那么,它是由哪些气体成分组成的?和平时一样,我期待着同学们积极踊跃的回答,可是,等了许久,也没有一个同学举手回答,一些同学大眼瞪小眼,不知所措;另一部分同学则交头接耳。见到如此情景,我十分气恼,当时就大声对学生质问道:“上节课的实验是大家一起设计和操作的,并通过分组实验证明了大家的想法,你们现在却对上节课的结果一无所知,居然没有一个能回答出来,怎么会是这样,你们必须要说出理由!”我当时的语气吓得同学们都大气不敢出,一个个都低头不语,教室里的显得异常安静,气氛也相当紧张。这是我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想想,既然上节课大家已经上过,而且是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得到的结果,怎么学生却没有印象呢?上节课不是白上了吗?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平静下来以后,我降低了语调,柔声向学生问到:“对于上节课所研究的内容大家还有没有一点点印象?”学生都点了点头,同时脸上也露出了为难的神色。我更觉得纳闷了,既然同学们都有印象,为什么会答不出来呢?难道是教学上出了问题?于是我和同学们一起分析、查找原因。原来是这样:上节课的实验比较多,时间比较紧张,一节课下来,直到打下课铃,同学们才刚刚将实验完成,得出结论,于是我匆匆地总结了几句就下课了,所以才导致了学生只会动手做实验,而没有将其提升为理性认识这样的结果。这一发现让我对刚才的言语行为十分后悔,后悔自己怎能这样冲动、不分清红皂白就对学生发火。当时我感觉到自己脸上热辣辣的,简直就是无地自容,不知该对学生说什么好。

  我冷静了一会儿,郑重对全班同学道歉:“同学们,对不起,今天老师太不冷静了,是我忘记了上节课的情况,而我却对大家发火,真的很对不起。”而且我当时还对同学们表示:今后同学们任何时候对我有意见或想法,都可以向我提出来,我会虚心接受同学们的建议,如果老师有错误一定会立即改正。同学们听了我真诚的一翻话,立即都表示:老师,这没什么,我们也有不对的地方,不是您一个人的错。学生被我的真诚感动了,我也被学生的真诚感动了……

  课后我仔细回顾今天发生的事情,我不禁不寒而栗。如果我当时没有冷静下来,只是凭一时之气,继续对学生严加逼问,非得让他们承认错误,可以肯定,教室将是一片寂静,或者会有同学站起来违心地承认错误。但今后将再也没有同学会对我的教学提出一句异议。以后的课堂将会是一潭死水,不会再有活跃的气氛,我也将会被同学们视为“暴君”,我如何再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我简直不敢再想下去了……

  案例分析:

  教育教学过程实际上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过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整个过程中都会产生不正确的想法和行为,教师永远是正确的,这说明我们的教风是有问题的。我们所说的教风就即教师风范,是教师的德与才的统一性表现,是教师整体素质的核心,是教师道德、才学、作风、素养、治教的集中反映,我认为教师良好的教风应首先体现在道德素养方面,我们要教育学生成为怎样的人,自己首先应是这样的人,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应收先做到。

  为此我们要放下架子,走到学生之中去,把自己和学生摆到同等的地位,学生做错了,我们要求学生必须改。那么当我们自己有错误时也应对学生说一声:“对不起,老师错了”。这样做不但不会使自己降低威信,反而会使学生更加尊敬你、信任你,因为在学生的眼中你是一个坦诚的、实事求是、可以信赖的人,同时,学生也会以你为表率,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改正自己的错误,更愿意接受你的教育。

  古人言:“亲其师,信其道”。谁和学生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谁的教学就会受到学生的欢迎。教学活动中,教师不经意对学生的一个微笑,一声问候,一缕关怀都能起到春风化雨的作用,给他们感受到温暖,充满乐观和自信。所以,做教师的我们应时刻铭记只有良好的教风才可以真正走进学生心中,才能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

相关热词搜索:芳草地 校区 民族
相关评论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我要链接 | 教育之声简介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0-2012 cedcm.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edu@cedcm.com.cn | 京ICP备12037710号-1 | 总机: 010-88687877 | 传真: 010-88682677
本网站所刊登的教育之声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教育之声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