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欢迎访问教育之声网
重要声明:
“教育之声网”推送文章除实在无法确认,我们均会注明作者及来源。部分文章或图片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将会在36小时内删除处理,特别感谢,也特别欢迎您的投稿。
滚动新闻: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校 郑瑞芳
2013-08-21 09:08:09   来源:教育之声网   

  用“慧心”谋求学校发展

  学校发展是摆在每一名校长面前的首要问题。对此,郑瑞芳有着清晰的思路和富有成效的实践。她积极倡导丰富办学思想的新内涵、创新组织机构的新举措、提升教学领导力的新制度、学生学业评价的新方式、校园节能环保的新思路、优质资源共享的新探索、家校合作共赢的新途径,这些办学的创新之举,都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无限的活力。

  多年来,郑瑞芳以“创造适合于儿童发展的教育环境”为办学指导思想;以“依法治校、科研兴校、民主办校、特色强校”为办学思路;以“优良校风、优秀师资、优美校园、优越设备、优质管理、优异成绩”为办学模式;以“争创世界一流小学”为办学目标;创造适合于儿童发展的德育环境,形成了“全员参与、团队竞争的德育特色”;创造适合于儿童发展的教学环境,形成了“负担不重质量高”的教学特色;创造“适合于儿童发展的校园文化环境”的素质教育办学特色。

  为了使学校的发展目标成为教职员工的共同愿景,郑瑞芳积极倡导每一位教师围绕学校的发展规划制定出“个人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了“教师成长档案”,激励教师岗位成才、追求卓越。迁入新校舍后,她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的职能,鼓励每一位教职工对学校未来的发展规划发表意见。在广泛征求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了《人大附小“十一五”发展规划》,确立了学校的五年发展目标——到2010年,使学校成为在全国颇具影响力的素质教育优质品牌学校,为“争创世界一流小学”的办学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时,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都在不断提高,在海淀区连续4年的五年级教学质量监测中,学校都处于优质校领先的行列。学校先后完成了校园文化建设、操场扩建改建工程,实现了对社会的承诺,建成了师生盼望已久的“水艺芳”、“学术苑”和“蓝天阁”,改善了校园环境、教师的办公环境。

  看到学校日新月异的发展,老师和家长们无不感叹郑瑞芳拥有一颗充满大智慧的教育心。大家纷纷感言“有了她,我们就有主心骨。有了她,我们在附小感到无限的希望”。可以说,她让孩子们的智慧得以启迪,让教师们的职业生涯充满幸福,让学校的发展之路更加宽广……

  这就是郑瑞芳,一位被大家称为“非常有人格魅力的好校长”。这种魅力源于她把自己全部的才智与真情,全部的精力与心血都倾注在这个她热爱的校园里。而今,她依然在这片充满奇迹与梦想的教育沃土上执著地耕耘着。因为,她的心在这里。
 

  【年度事迹】

  《道德经》上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意思是说,最高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正是在对水的品质的感悟中,在对生命的理解中,郑瑞芳悟出了教育之“道”,提出了“正常儿童超常发展,超常儿童特质发展,特长儿童特色发展,特殊儿童正常发展”的育人目标。

  走近郑瑞芳,她的开朗和率真,她的阳光和执着,她的担当和坚守,这些特质,无一不昭示着一位基础教育界“领军人”独特的个人魅力;她把“创造适合于儿童发展的教育环境”的办学理念发展到了极致,体现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并转化为人大附小教师们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之中;“理想、责任、仁爱、阳光、感恩、养成、创新”七彩德育教育,与七彩智育和七彩评价相得益彰,构成了人大附小丰富的内涵。

  没有常人想象中的稳重、深沉,郑瑞芳的脸上时常流露出灿烂的微笑,谈起学校,谈起老师,谈起孩子们,她会滔滔不绝,语速极快、眉飞色舞,像一个“大孩子”。

  蓝天下最美丽的校园郑瑞芳,人大附小校长兼党支部书记,“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曾经荣获“首届全国十佳卓越校长”、“中国校园文化建设十大新闻人物”、“北京市德育先进个人”、“北京市爱国立功标兵”等荣誉称号。

  “每个孩子都能做可爱的附小人,做了不起的附小人,做有特质的附小人,学生们能发展得好,对我和老师们来说是一种幸福。我当校长的终极目的,就是希望自己的教育理想,能够在脚下的一亩三分地实现,并看到它生根发芽!”

  郑瑞芳的教育理想就是“创造适合于儿童发展的教育环境”。创造本来就不易,创造出的教育环境适合于儿童的发展就更难了。这不仅需要智慧,还需要有很高的境界,更需要对教育本质的守望。

  但事实证明,郑瑞芳的教育理想经得起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认真琢磨,更经得起人大附小多年来的探索和实践的验证。

  首先,郑瑞芳要“创造适合于儿童发展的校园文化环境,给孩子们一个蓝天下最美的校园”。她请全校师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到人大附小“家”的设计中,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一个个经典的设计随之诞生了。

  在人大附小,“蓝天阁”、“学术苑”、“水艺芳”等等,为师生提供了愉快的学习和工作环境;“彩虹校门”、“七彩小手印”等为孩子们构筑起五彩的生活空间; 500平方米的园林式阅览室,让学生们仿佛置身于南方庭院之中,使校园充满浓浓的书香气息;“个性化班牌”和“异型桌椅”,激发着学生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增强了孩子们的合作意识。一个又一个内涵丰富、富有创意的名称和设施,成为师生心目中的圣地和精神家园。

  一天,有个学生在食堂里遇到郑瑞芳,非常不开心地说:“校长,我们学校被在电视上给被批评了。”

  仔细询问后,郑瑞芳得知了事情的真相:原来电视里有一个关于交通拥堵的画面里,出现了人大附小的“彩虹校门”,恰巧被孩子看到了。

  足见,“彩虹校门”在孩子们心目中,不仅是学校的一个标志性建筑,也成为孩子们的荣誉与精神的归属。

  “彩虹校门”体现着郑瑞芳的教育理想,诠释着人生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彩虹所呈现出的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彩,预示着人生的酸、甜、苦、辣、咸,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困难、挫折、悲痛、绝望等,郑瑞芳希望走出过彩虹门的每一个阳光少年,要坚信风雨过后见彩虹,人生是美好的。

  另一方面,也预示着人大附小老师的育人理念,它的七种颜色告诉老师们: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着不同的色彩,老师们要像喜欢彩虹一样,欣赏每一个的孩子,培养出一个个与众不同的阳光少年。

  “从我们人大附小出来的孩子,我不仅希望他们拥有系统的知识和能力,同时希望留给附小孩子一生挥之不尽的技能,我更希望他们在将来遇到挫折时,能想起附小彩虹校门的意义,坚信一切都会好起来,人生永远是美好的。”郑校长如是说。

  2009年5月5日,集游泳馆、球类场地和艺术厅于一体的多功能体育馆水艺芳投入使用。“水”代表这里成为孩子们的水上乐园,“艺”字蕴含着这里是孩子们快乐的艺术天地,而“芳”寓意美好,预示着孩子们在放草如茵的校园度过充满情趣的同年生活。

  同年9月,“学术苑”建成并投入使用,这是一座集美术、科学学科专业教室于一体的教学楼,旨在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提供良好的环境,营造艺术的学习环境。 “学术苑”内部的装饰学校没有任何经济投入,全部由老师和学生将废物再次利用后装饰而成,“牛顿实验室”、“齐白石画舫”、“波特幻想屋”、 “MODEL空间”等开放式专业教室,为学生们提供了无障碍交流的空间,可以跨越班级进行教学活动,为老师们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创新的思路。

  郑瑞芳说:“这些开放式教室的布置,学校并没有花一分钱,它们都是由学生、教师及家长们一点一滴亲手用废物利用创造而成的,有用酸奶袋制成了漂亮的小风车,用可乐瓶制成了“景泰蓝瓶”……成为学生们自由、快乐、创造的天地。”

  “学术”是学问的意思,“苑”是学术、文艺荟萃的地方,“学术苑”三个字由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亲笔题写,简单的三个字,已经将这里多彩又凝重的生活,概括的全面而深刻。

  其实,在人大附小,创新无处不在。“奥运长廊”、“世界长廊”等打造了会说话的墙壁文化;“数学园”、“音乐园”、“农家小院”、“地貌景观” 等主题教育园区,为学生创设多种感官结合的体验乐园;“变废为宝角”、“无人售货亭”、“文化石”等采用了学生的设计方案,这些小小设计师的名字被记录在作品上,成为孩子永远的纪念……

  如果我们来到学校足球场周边的百米围墙上,看到那些精美而又赋予童趣的图卷时,一定会被它类似于“卢浮宫绘画馆”的设计而惊叹!它可是由二百多名学生、家长和教师们利用了春假和五一的时间绘制而成的。

  郑校长说,“这面墙原本是要做成校史墙和知识墙的构思,可是后来觉得还是应该将其提供给孩子们,做为他们发挥想象、独立制作的空间,我只跟孩子们说了一句话:不要画一个苹果、一个太阳,校长希望你画的每一幅画都是一个故事。”

  走进教学楼,在楼梯的墙壁上你会看到印有3800名孩子的七彩小手印,它们是学生们成长的记录。这个小创意的出现,还是郑校长看到孩子们在上下楼梯时,总喜欢用手触摸墙壁。于是她买来环保涂料,让全校的学生们沿着楼梯把自己的手印按上,这样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触摸觉,美化了七彩校园,为他们日后回校来重温成长的记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主人翁的意识,获得参与的快乐。

  “校园就应该成为孩子们触手可及的乐园。即使学校墙壁变脏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设施变脏或破损了,说明孩子们愿意去触摸,去感受,而且很喜欢,校园文化设施本来就是为孩子服务的,我们就是用物美价廉的物品打造一个孩子们亲身体验的乐园。”

  在人大附小,文化设施是孩子们可以亲自动手操作体验的,这样不仅能让孩子们的多种官能得到有效的结合,获得全面而良好的训练和体验,还能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为孩子营造出快乐成长的天地。

  显然,郑瑞芳已经将自己的全部心思,都用到了如何为孩子们提供和营造更好的校园环境上。可听、可视、可触摸的校园,融多种感官结合的体验乐园,让这里弥漫着童趣、诗意与创新之美。可谁又能知道,在这些美丽绽放的背后,同样蕴藏着付出与汗水的浇灌。

  早在2005年8月,人大附小新校舍搬迁,学校全体教师在郑瑞芳的带领下,自己开荒。他们冒着三伏天的酷暑到新校舍进行清扫,教师楼道里布满了装修时留下的污渍和水泥块,老师们克服困难,从家自带铲子、扫帚、墩布,一块砖一块砖的清理,用自己的劳动和汗水清扫了新校区的每个角落,拓展清理 23000平米,历经一周的奋战,最终完成了教学楼、学生宿舍、学校食堂的全部清理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人大附小的老师们用了七天的时间,在旧校园整理物品共打包3000余箱,整理各类文件柜、衣柜、玻璃柜500余个;30000册丛书;46架钢琴;200余台计算机;50套多媒体教学设备;2000多套学生桌椅;各类教学仪器、体育器材等不计其数。在老师们的付出与奉献中,新校舍与老师们之间的感情拉近了。海淀区教委的一位领导不无感慨地说:“人大附小的整体搬迁创造了一个奇迹!”

  “减负增效”独辟蹊径路多年来,国家教育部门一直强调要减轻孩子们的学习负担,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但在具体执行时,却有着很大的差别。面对社会日益加剧的人才竞争,面对校与校之间的生员竞争,各种辅导班也应运而生。家长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理想的大学,很多学校更是把分数看的越来越重,这些都在无形中加重了孩子们的负担。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郑瑞芳对“成功的欢乐”有着深刻的理解,经过反复的调研和反思,提出了“让课堂高效起来,让课程丰富起来,让作业可爱起来,让考试轻松起来”的办学策略,把“减负增效”落到了行动上。

  “其实,只要用心去做,‘减负增效’并不是件很困难的事情。如果我们抓住了孩子们的学习特点,让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儿,那么学习就不会再成为他们的负担。我们让孩子们先喜欢学校,进而喜欢老师,这样老师带着孩子们做什么,他们就喜欢做什么,自然而然就会喜欢学习了。”

  2005年4月,人大附小首次组织六年级学生赴上海毕业旅行活动,共有313名六年级自愿参加了这次活动,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落实在具体的活动中。孩子宿营在上海的中小学生国防教育基地——东方绿舟,开展了生存训练、勇敢闯关等体能训练,浏览了名人大道、上海金茂大厦、外滩等地,还与上海沪太新村第一小学的学生互赠了礼物和联系方式。毕业旅行的经历深深铭刻在学生们的心里,为学生的童年生活留下了美好难忘的回忆,此举为北京市中小学首创。

  2006年7月,郑瑞芳带领核心组成员13位教师放弃暑假休息,重新修订了《小学生质量综合评价手册》第十二稿。这项研究起始于八十年代末,人大附小率先在全国开展小学质量综合评价的实验。新的成长手册封面,采用了七彩的色调,增添了纪宝成校长提携的校训、校徽、校门的含义及校园文化的元素、阳光的心理记录,在部分评价方式上进行了简化。

  2007年12月,为了创新学生的评价方式,保护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从今以后不再惧怕考试。郑瑞芳决定:对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核形式进行了大胆改革,打破以往一张试卷定等级的做法,采取生动活泼的“智力闯关”形式,测试的全过程家长可陪同。以此来检验自己学到了多少知识,是否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学生。

  在考试题目上,语文学科的“智闯五关”(我会听、我会说、我会背、我会读、我会写),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进行分项考查。数学学科的“智闯三关”(我算的又对又快、我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我敢于向难题挑战),对学生的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应用知识解决较复杂问题的能力进行考察。

  在题目的难度上,则分为了一到五星等五个级别来进行,由学生自主选择所要考试的难度。这项改革引起的社会的广泛关注,多家新闻媒体进行了报道,很多教育专家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每个孩子的成长道路上,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考试,无论是从小学、中学、还是大学。你们看那些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无论场外准备的多么充分,可是到了赛场上,由于紧张,也会有发挥失常的时候。同样,紧张的心里状态,对孩子一生的影响也是很大的。那么如何让孩子在众多的考试中顺利、坦然的面对考试呢?”郑瑞芳对考试也做出了经典的解读。

  墙边的试题上按照难易程度标注着1—5个星,一个孩子拿起了一星的题目,郑瑞芳问道:“你为什么拿一星的呢?”孩子回答:“我有把握”。

  一个孩子则毫不犹豫地拿起五星的题,郑瑞芳说道:“五星的题可难啊?”孩子回答:“我能行”。

相关热词搜索:第三届中国教育之声论坛 郑瑞芳
相关评论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我要链接 | 教育之声简介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0-2012 cedcm.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edu@cedcm.com.cn | 京ICP备12037710号-1 | 总机: 010-88687877 | 传真: 010-88682677
本网站所刊登的教育之声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教育之声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