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欢迎访问教育之声网
重要声明:
“教育之声网”推送文章除实在无法确认,我们均会注明作者及来源。部分文章或图片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将会在36小时内删除处理,特别感谢,也特别欢迎您的投稿。
滚动新闻: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 姚云峰
2012-11-20 16:43:30   来源:教育之声网   

  【个人简介】

  内蒙古高校工委委员、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姚云峰 男,蒙古族,1959年3月生,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人。

  1977年7月参加工作,198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1977年7月至1978年2月,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嘉苏木下乡知青;

  1978年2月至82年1月,北京林学院水保系本科生;

  1982年1月至1985年8月,内蒙古林学院林学系教师;

  1985年8月至1988年8月,北京林业大学水保系硕士研究生;

  1988年8月至1991年10月,北京林业大学水保系博士研究生;

  1991年10月至1994年4月,内蒙古林学院治沙系教师;

  1994年4月至1996年2月,内蒙古林学院治沙系副主任;

  1996年2月至1999年6月,内蒙古林学院治沙系主任;

  1999 年6月至2001年9月,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院长;

  2001年9月至10月,赤峰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

  2001年10月至今,赤峰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现任内蒙古高校工委委员、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协助李东升同志分管基础教育处、民族教育处、师资管理处和教学研究室、教育装备技术中心、大中专蒙古文教材编审委员会办公室以及电化教育馆电教业务工作。

  【改革理念】促进民族教育改革创新发展

  姚云峰表示,内蒙古自治区是新中国成立最早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内蒙古逐步形成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比较完善的民族教育体系,培养出了一大批蒙汉兼通的高素质人才,为提高自治区少数民族科学文化素质,促进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内蒙古民族教育改革创新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族教育的发展,2006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实施民族教育发展工程,2007年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教育发展工程实施方案》。同时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教育工作的意见》,在统筹规划各类教育事业发展时优先安排民族教育,在学校建设、招生、教师队伍和教材建设、办学条件改善、贫困学生救助等各个方面都要向民族教育倾斜,确保各级各类民族中小学办学条件处于当地同级同类学校的优质水平,推动民族教育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目前内蒙古自治区接受双语教育的中小学生实现了12年的免费教育。

  第二,坚持“两主一公”的办学模式。“两主一公”就是民族教育实行寄宿制为主、助学金为主的公办体制。这种体制是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的区域特点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逐渐形成的,赢得了少数民族学生和群众的欢迎。从2007年开始,自治区对接受双语教育的学生实行小学每生每学年补助1080元,初中每生每学年补助生活费1350元,所有的经费都由自治区财政拨付。自治区现在正在研究要提高补助标准,从今年开始自治区对普通高中的蒙语授课学生全部免除了学费和书费,从明年开始自治区的高中学生全部免除学费和教科书书费。

  第三,全面加强双语教学工作,双语教学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以蒙古语授课为主,小学二年级开设汉语课程,有条件的地区和学前班开设汉语会话课。第二种模式是以汉语授课为主,小学二年级开设蒙语课程。全区民族学校要求小学三年级必须开设一门外国语课程,实际上是三语教学。自治区确立了双语教学指导思想: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把大力发展民族语言文字作为重要任务,把学习掌握母语作为己任要求,把学习运用汉语作为必备素质,把学习使用外语作为一种发展能力,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尊重学生的意愿,加强宣传引导,努力培养适应国家及自治区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的蒙汉兼通的双语人才。蒙古语授课高中毕业生考入区内高校以后,一部分学生继续加强蒙古语授课专业知识学习,同时强化汉语和外国语学习,提高毕业后的工作、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大部分学生都是通过预科教育转入汉语授课专业学习,继续学习大学蒙古语课程,掌握更多专业知识和本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就业创业能力。

  第四,高度重视双语教师队伍建设和民族文字教材的出版工作。“十一五”期间,自治区平均每年免费培训中小学校长和各学科双语教师1500多人,并且通过招聘等方式使一大批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充实到了民族教育的教师队伍中间。同时,自治区已经建立起了完整的民族文字教材体系,每年编译审查出版了各类中小学蒙古文教材及教科书160多种,大中专蒙古文教材60多种。

  第五,努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自治区民族教育工作的根本目标是培养蒙汉兼通的高素质人才,目前区内高校在读少数民族本专科生达到10万多人,其中接受双语教育的有5万多人,通过预科教育在部属高校和内地高校就读的少数民族本科生将近1万人,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储备数量可观的高素质人才。

  第六,全方位做好民族团结教育。因为作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团结教育是必修课。自治区始终高度重视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在大中小学普遍开设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中小学使用自治区编写的民族团结教育读本,高校开设了民族理论与政策必修课,将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还利用每年的民族团结宣传月和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民族团结教育要进学校、进教材 、进课堂的要求和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按照教育部的部署积极做好相关的工作。在民族地区民族团结是首位的。

  第七,广泛开展特色学校创建和特色教育。自治区明确提出民族学校工作既担负着传授民族语文和科学文化知识的重任,更担负着传承和繁荣发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目前全区民族中小学根据自身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点,都广泛的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有强列时代特征又包涵浓郁民族风情的校园文化建设,涌现出一大批特色教育示范学校。

相关热词搜索:内蒙古自治区 教育厅副厅长 姚云峰
相关评论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我要链接 | 教育之声简介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0-2012 cedcm.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edu@cedcm.com.cn | 京ICP备12037710号-1 | 总机: 010-88687877 | 传真: 010-88682677
本网站所刊登的教育之声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教育之声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