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欢迎访问教育之声网
重要声明:
“教育之声网”推送文章除实在无法确认,我们均会注明作者及来源。部分文章或图片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将会在36小时内删除处理,特别感谢,也特别欢迎您的投稿。
滚动新闻:
北京市长安新城小学
2012-09-25 15:22:37   来源:教育之声网   

  【学校简介】

  北京市丰台区长安新城小学的前身是北京市丰台区郑常庄第一小学,始建于1947年。著名教育家陶西平同志也曾经在这所学校工作过。60多年的办学历史,积淀下来的优良传统被一代代传承下来。

  学校位于西四环外的长安新城小区,校园环境优美舒适,现代化教学设备不断更新。学校拥有一支爱岗敬业、认真负责、团结奋进的师资队伍,并不断调整结构,更趋于高学历、年轻化,形成了老中青三结合、骨干辐射的优势。

  经过几代人多年的努力,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始终保持稳定,培养了大批优秀学生,2005年被评为“丰台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学校积极开展各项文体活动,尤其是开展了十几年的踢毽运动多次在市区、全国获得各种奖项,被命名为“中国传统民间技艺花毽毽球特色学校”。

  学校2007年由原来的郑常庄村迁入长安新城小区的新校址后,抓住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机遇,在市区政府的关心帮助下,大力改善学校的“硬件”和“软件”。经过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办学规模逐年扩大,目前学校已有在职教职工69名,学生800多名,22个教学班。由一所基础薄弱的农村小学逐渐转变成市区一所管理规范、特点鲜明的小学。学校依托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不断提升自身形象,稳步推进特色教育,教育质量和教学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办学声誉不断提升,得到了家长、社会和各级领导的认同。先后被评为“丰台区文明单位”、“丰台区平安示范校园”、“丰台区学校体育工作十佳学校”、“家教工作先进集体”、“艺术节先进校”、“科技节先进单位”和“十项技能优秀校”。

  随着学校2011年正式更名为“长安新城小学”,学校的智慧阳光文化也在前期大量调研、论证基础上逐步调整完善,并在北师大专家团指导下确定成型、开始实施。以“培养有责任感、有理性精神和自由心的幸福人”为育人理念,以“建设一所智慧阳光主题学校,把学校建设成为理性摇篮和快乐家园”为办学发展目标,长安新城小学的干部教师将以满腔热情引领学生做一个受欢迎的人,积极营造智慧学习的课堂,因地制宜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让来自祖国各地的孩子们在校园里健康快乐的成长。

  【教育活动】

  学校开展“五星课间”活动,塑造学生常规意识。学生日常生活的安全问题是教育工作的基础,面对年龄小自律性差的小学生群体,面对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如何约束他们的行为和保障他们的安全是德育工作首先考虑的,在自由活动的课间和午休时间,学校制定了“五星课间”评比活动。学校制作了五种颜色的五星卡片:红色“文明星”、粉色“快乐星”、蓝色“洁净星”、黄色“安全星”、绿色“健康星”。将五种卡片每月5张分给每位老师,发动全体教师监督和鼓励学生。

  为了有效进行常规管理,我们制定了“班班有岗位”常规自律活动。除一年级新生外,每个班级都担任学校日常管理的不同岗位:各层楼梯角落的安全礼仪提示岗,在课间和午休有学生当执勤志愿者;校园环境卫生和班级教室卫生有学生志愿者检查监督;每天校门口有提示学生个人卫生和礼仪的学生志愿者欢迎每位同学进校门。这样中、高年级的红领巾志愿者和低年级的学生志愿者来自每个班级,每周各班内自行轮换,班班有岗位,人人有机会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在校园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培养健康审美情趣和科学创新精神。

  校合唱团、美术组在学校艺术教育中有着具大优势,培养了一批热爱艺术的学生。他们在各级各类比赛其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作为特长生被很多中学录取。

  科技小组在科技制作,模型拼装及比赛中取得良好成绩多次被评为各类优秀组织奖单位。每年组织校内的科技节活动既培养锻炼了这些学生,又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使学生的科学探求精神、科技探秘意识得到加强。

  “阳光少年快乐季”主题教育活动

  围绕学校智慧阳光的教育体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挖掘这个激励潜质,让阳光照耀在每一个孩子的身上,给每一个阳光少年一个展示的平台,树立信心、激励自我发展。

  2012年2月底学校出台了比较成熟的执行方案,各班级、中、小队开始结合方案,开展“大眼睛搜索阳光快乐少年”活动。闪光点可以是学习、生活,娱乐等各个方面,目的就是发现每个人身上异于他人的优点长处,让不同学生在不同领域得到认可。

  对于有特别出众闪光点的孩子,通过组内、小队内、班级、中队内的展示层级推优,走上学校阳光少年达人秀的舞台。活动在六一儿童节推向高潮,以一种或几种不同的方式呈现。

  【教学特色】

  执行课程计划,减轻学生负担

  学校按照区里作业时间规定规范教师留作业时间,定期进行作业检查,对学生进行有关作业量的调查访谈,进行家长随访等措施,有效保证学生正常休息。此外,学校开展“教学重心前移,教师加强备课研究,向课堂要效益”的教学研究,把提升教师对教材的理解、针对学生学习需求认真备课、设计有层次的作业等作为重点研究,变给学困生补课的被动为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升的主动,通过对教师的培训、研究、提高,课前研究明白、课上讲明白、练习目的清楚教师心中明白等,以教师的付出,赢得学生课业负担的解放,真正为学生发展着想。这些措施和研究,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使教师主动投入教学研究,得到快速提升。

  因地制宜,挖掘资源,开发阳光校本课程

  (1)十数年如一日,坚持不懈练踢毽。

  本着学校教育要面向全体孩子,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原则,从98年起我校就开展了因地制宜的踢毽活动,即方便、省地,又锻炼了学生的身体。

  04年开始我校确定将作为踢毽校本课程。学校建立了“校本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和“校本课程研究小组”,搜集关于踢毽的历史、毽子的发展演变、毽子的文化、毽子的玩法等信息;同时把学校内的踢毽经验进行总结整理。根据资料初步制定了课程的内容,根据学生年龄段和水平制定了各年级校内达标标准:一方面是学生踢毽水平标准,包括踢的个数、踢的动作、踢的方法、练习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意志品质和团结合作能力;另一方面是教师的授课水平,包括备课、观察孩子、组织比赛、调动兴趣、指导能力。但这些标准是征求得教师同意的,如教师发现不合适会自动调整。宽松的条件使教师做起来没有束缚手脚的感觉,也没有太大的压力。让他们把校本课程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来做。

  在全员参与的基础上,我校组建了有各班小状元组成的毽队经常代表丰台区参加市民运会获得了好成绩,(市级比赛一名同学获金牌,3人进前六名)得到区政府民族办的嘉奖。

  (2)充分利用资源,开设“跆拳道”课程

  我校的“跆拳道”课程,虽然教练是外请的,但作为学校校本课程却是不收费的。这是在上级领导关心下,与学校共同开发的宝贵资源。

  现在根据家长们的迫切需求,现在的授课年级已由原来的四年级2个班,扩展为三-五3个年级,共11个班进行教学了。

  在北京市校园跆拳道交流比赛中屡屡获得好成绩。

  (3)弘扬国学,传承经典。

  “国学经典诵读”,并坚持一课(校本课时),三板(板报、展板、粉笔字),十二分(午读10分钟、上操前展演2分钟)。

  语文教师通过校本课程的课时进行不同年级不同内容的古诗文诵读教学。各班通过板报、展板、班队会进行宣传、展示,学校每天利用课间操几分钟宝贵时间展示一个班的阶段成果。师生共同开展“每周一诗、每周一文”活动,从而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让学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熏陶与感染,同时提高教师们的文化底蕴。

  我校每学期对学生采用专项考核的方法进行达标和定级评价。评价内容分为两部分:必背和选背。学校规定诵背内容为必背内容,达到要求便发给达标证书。学生增加背诵自选内容达到学校规定数量,便给予相应的等级证书。对于诵、唱、演、画经典较好的学生,评价从大到小按照古代科举制度的等级分为: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六个等级。以年级为单位,状元一个,榜眼两个,探花四个,进士六个,举人八个,秀才十六个。学校在比赛后,隆重颁发证书,使得学生兴趣昂然、自信满满,家长也参与其中,乐在其中。

  我校将此校本课程与教师培训结合,把原来的通知栏开辟成“弘扬国学传承经典”的专栏,每日一师板书一诗文。既练了教师基本功——粉笔字,又给国学创设了展示平台。

  我们举行了“国学经典诵读月”活动。其中以“百家讲坛”为蓝本进行了“教师国学经典诗文讲评诵读”活动。每位老师选定一篇古诗文,进行最高水平的朗诵,再对其进行讲解评析,最后再有感情地朗诵一遍。校领导带头进行了闭路电视现场直播,然后老师们逐一录像,在中午通过电视系统播放。此项活动由于参与广、形式新颖、内涵丰富,受到师生家长广泛好评,使国学诵读课程和相关活动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和新的高度。

  我们在诵读的基础上,联系实际,反思内化,醇化道德人格,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和师德水平,并及时结合实际,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知荣辱,识美丑,正确处理生活、学习、社会活动中遇到的各类矛盾和问题,形成了人人争当“知书达理文明人”的好局面。

  完善教学管理,落实校本教研

  教学干部分工明确,对一线教师指导深入细致,检查作业认真。每一本都能做到用心审阅,并及时反馈。单元检测中发现老师问题及时与之交流,共同探讨教学中的问题,帮助教师出主意想办法,是教师得“实惠”,真正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设立流动“优秀教研组”奖杯,每学期进行优秀教研组评选活动。通过组内自评、组间互评、领导评议等多主体、多角度的综合评定,已有几个组获得该称号。此项活动极大调动了老师们教研的热情,规范了教研内容,纠正了教研中的问题,总结推广了先进教研经验,深化了教研专题的研究,使学校整体教研水平大幅提高。

  校际合作,区域教研

  我们这个区域地处丰台北部,北临海淀,西接石景山,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区域内的几所学校位置邻近,规模都不大。各校在进行校本教研时都存在着平行班少、共同问题交流对象少、专业引领水平低、同伴互助效果浅、观摩展示机会少等问题,影响了校本教研活动的实效。基于这些共性的问题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我们几所学校领导达成了共识,自发的成立了“区域教研共同体”。

  2011年,“区域教研共同体”被纳入丰台区《探索城乡教育一体化有效途径》实验项目后,开始了更为规范、更加深入的研究,积极尝试各种教研模式,努力探索城乡教育一体化有效研究途径。

  “区域教研共同体”近两年的研究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题一课一成果”的区域研究模式。

  一题:即学科有专题,研究有课题,活动有主题

  一课,即同课异构,课例研究,追求常态

  一成果,即不断总结反思,资源成果共享

  区域教研共同体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深入研讨、共同提高”的方针,以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特色发展、城乡均衡发展为目的,以课堂教学研究为主线,以课例为载体,以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为突破口,以交流互动研讨为手段,整合各校资源,为不同学校的教师搭建交流展示的平台,努力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进而全面提高几所学校的教研质量和教学质量。在近两年的区教学统测中,几所学校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部分学科和班级在全区名列前茅。

  刘萍老师执教的六(1)班,通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六年级数学统测成绩在全区名列前茅。

  发挥骨干作用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每次的研究活动,各校的骨干教师都作为主要参与者,很好的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共同的备课、听课、评课的过程,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身综合素质也在不断提高。语数英三科参与研究的多名校级骨干教师在丰台区第六届小学“师慧杯”教学评优大赛上获奖,8人评为区级骨干教师。(田永新)

0

相关热词搜索:北京市 长安 新城 小学
相关评论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我要链接 | 教育之声简介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0-2012 cedcm.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edu@cedcm.com.cn | 京ICP备12037710号-1 | 总机: 010-88687877 | 传真: 010-88682677
本网站所刊登的教育之声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教育之声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