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欢迎访问教育之声网
重要声明:
“教育之声网”推送文章除实在无法确认,我们均会注明作者及来源。部分文章或图片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将会在36小时内删除处理,特别感谢,也特别欢迎您的投稿。
滚动新闻:
让诚实守信住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2013-09-02 11:23:15   来源:教育之声网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做人的根本。学校在研究当代中学生思想道德现状的基础上,针对他们在学习、生活、交往等方面出现的不守承诺、言行不一、考试作弊、欺骗他人等失信现象,在建校之初就把诚信教育作为德育的切入点,深入广泛地开展诚信教育活动,使诚信作为一种理念渗透到每一个孩子的心灵。

  诚信教育,首先从无教师监考做起。

  2003年10月29日,六盘山高中的期中考试正在进行。全校604名学生分布在25个考场,每个考场都静悄悄的,学生们整齐地坐在教室低头答卷,

  却不见一个老师的踪影。监考老师都哪儿去了?

  原来,这是六盘山高中首次进行的无教师监考。“我们相信我们的学生是品学兼优的学生”,老师们这样自信地说。

  三天的考试,8门功课,就这样在监考老师发完试卷就走、考试结束才来收试卷中结束了。全校没有一个学生作弊,考试成绩与老师们平时掌握的没有差别出入。“给我信任的目光,我将做得更好”,学生们发自内心的誓言,让老师们心头发热、倍感自豪。

  在社会经济转型时期,浮躁甚嚣,诚信缺失,作弊已成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六盘山高中为何能使学生坚守诚信、筑起心灵的铜墙铁壁?

  ——学校把“育人为本,德育为首”作为办学的中心任务,把诚信视为学校德育的特色,使诚信教育作为一种理念渗透到每个孩子的心灵。“诚信,像空气一样熏染着这所校园的每一位学生”。

  ——首届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宁南山区农村,他们身上有着山区父辈农民纯朴厚道诚实的传统美德。考试时对他们进行无教师监考是诚信教育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也成为学校德育的一个突破口。

  ——制订实施方案,做好考前动员。政教处制订的《宁夏六盘山高中“无教师监考”实施方案》共六个方面内容,背景、意义、目的、实施过程、注意事项、违纪处理。内容具体,便于指导实践操作。考试前,学校、年级利用升国旗、晨会,广泛宣传动员,号召全体同学积极参与;班会专门组织学生学习,端正思想,班主任对自律能力差的学生单独谈话,重点做好思想工作;学生自愿填写“无教师监考申请表”,并签名。申报过程成了全员接受教育的过程,成了一次实实在在的考前纪律教育。

  ——营造浓郁的环境氛围,激励学生自尊自律。第一次在全校这样大面积地进行无教师监考,并计划今后在历届学生、历次考试中推广普及,其难度可想而知。但学校将这项工作做到了极致:

  展示承诺书。展板展出全校每个学生的“无教师监考申请表”,“班级承诺书”,营造一种氛围。承诺是一份责任,更是一种鞭策。

  集体签名。蓝天下,校园里,横幅上,600多名学子手握钢笔庄重地书写自己的名字,让自己的名字伴随着诚信的浓汁挥洒在这11米长的红色横幅上。签名,让学生明白了签在这上面的名字代表的是一个人的尊严和人格。(签名的照片,照片11)

  黑板激励警示语。12个班级,25个考场,每个班级都有学生自己的激励语,每个考场都有诚信考试的承诺警示。“让我们以最真诚的自我,考出最真实的分数,抚慰最真诚的心灵”,“分数是一时之名,人格乃一世之尊”,“用实力打造分数,用行动编织诚信”,“宁可低人分数,决不低人尊严”,“以人格现魅力,用诚信写辉煌”,“分数诚可贵,人格价更高”“自尊、自律、诚信”……坐在考场,抬头看黑板,醒目的激励警示语给每一个学生一种强烈的震动,一种感染。

  校园横幅。“考出水平,考出人格,考出自尊”,“诚实守信,中华民族的美德”等标语宣传与学生的签名横幅同时横挂在教学楼前最显眼的地方。

  ——大胆放手,信任学生。让学生从被监视的角色中解放出来,给他们以充分的信任。作为十五六岁的孩子,第一次在考试中感受到了这样的信任,他们觉得如果作弊就太对不起信任自己的老师了。学校、老师用诚信呵护学生的心灵,学生同样用诚信回报他们的老师,诚信教育步入了良性循环。事实证明,这样做,同学们不仅为老师交上了一份满意的考卷,而且也为自己交上了一份书写着诚信的人格答卷。无教师监考,培养了学生的自尊、自重、自立、自律、诚实的道德素质。

  ——考试结束,“无教师监考”活动却仍在继续。班级、个人小结交流,政教处反馈调查,老师对雷同试卷审查,学校对优秀班级表扬、对违反考试纪律同学、班级批评处理等。这样,个体在这次活动中提升了境界,集体通过这次活动凝聚了力量。

  学子们走了一届又一届,考试举行了一次又一次,至今每一届学生签名的红艳艳的横幅仍珍藏在政教处的档案柜里,成为六盘山高中无教师监考历史的见证,也成了历届学子人格的纪念碑。

  十年中,六盘山高中进行了36次考试,历次考试都实行无教师监考制。这种在宁夏独一无二、即使在全国也屈指可数的做法,当初曾引起各新闻媒体的关注报道,也引起过不少人的怀疑。《新华每日电讯》2005.1.17的新华社专稿中就引用社会人士的看法,“质疑者认为脱离现实有‘作秀’之嫌”,认为六盘山高中无教师监考是作秀,觉得“不可思议”。

  然而,面对争议,学校仍然坚信“诚在今天,利在千秋;信在个人,益在民族”,“不可思议”伴随着各路记者的实地查访、跟踪报道,伴随着六盘山高中的成长,成为一种制度固定下来。十年后的今天,无教师监考仍然在这所学校成功实施。

  无教师监考,承载了尊重与信任的人文关怀。尊重和信任是现代教育的新理念。尊重学生,就是尊重他们的个性、情感和人格,把他们看成一个平等的人,而不是一个被监督、被管理的对象。无教师监考就是在信任中尊重了学生的人文需求,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校领导、老师对自己的尊重与信任,这种信任激励学生做出相应的回报,逐步完善自己的人格品行。

  无教师监考,创设了宽松宁静的考试环境。考试的目的是为了检测学生前一阶段的学习效果。要想检测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就很有必要为学生营造出一个没有干扰和压力的考试环境。无教师监考就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相对宽松宁静的考试环境,为学生提供了最适合发挥实际学习水平的空间。

  无教师监考,建立了新型平等的师生关系。多年以来,人们习惯了这种思维定式——老师是管理者,学生是被管理者。这样的思维模式造成了双方在行为主体上天然的不平等,也容易引起学生对某些管理行为本能的逆反和排斥。但是,无教师监考要求老师为同学们做好考试过程中的各项服务工作,把老师放到了服务者和合作者的位置,这样就有利于建立起一种新型平等的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

  无教师监考,激活了学生自主自爱的责任意识。无教师监考是以班级集体为单位申报的,使得“人人荣则集体荣,一人耻则集体耻”。这样就会使学生感到有一种无形的荣誉感在约束着自己,激发了学生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的责任感,让他们在自主考试的同时懂得了自爱,懂得了自己背负的责任。同时,无教师监考也督促了学生的自律慎独、恪守道德、诚实做人。

  无教师监考,解放了教师、解放了学生。通过实施无教师监考,节约了教师的时间,提高了试卷批改、成绩统计等工作的效率,从而解放了教师;通过实施无教师监考,也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律意识,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自豪感,从而解放了学生。

  无教师监考,成为学校创新德育工作的突破口。

  在诚信教育的感召下,更改户口、拾金不昧、乐善助人等美德成为六盘山高中校园里的一种风气,诚信已成为六盘学子的一种行为习惯,年年开展、届届相传。

  更改户口,见证诚信教育的成功。六盘山高中是一所扶贫学校,在校学生免收学杂费、住宿费,农村户口的学生每年还补助1000元的生活费(2011年开始增加到每个学生每年1500元)。个别家长贪占国家政策便宜,钻空子将子女的城镇户口改为农村户口,让孩子以农村户口的身份进入学校。

  但学生入校后,感受到的却是诚信教育的力量,校园人人讲诚信,处处见诚信的浓厚氛围像“千树万树梨花开”,开遍了校园的每个角落。“诚信学生”“诚信班级”“诚信宿舍”评比,“诚信在我心中”演讲,团支部、班会活动教育……诚信如同阳光雨露空气一样熏染着每一个学子。

  每年开学一个月之后,学生们就陆续开始退回学校的农村学生生活补助。首届604名学生中,就有49人向学校亮明了自己城市人的身份。为了将自己的户口更改过来,孩子们一次次给父母打电话,劝父母的话朴实而又令人感动:“咱们家虽不富裕,但我周围的同学比我困难得多,生活补助对他们更重要;况且,这个补助不属于我,我不该拿!”

  学校的一言一行,同学的一举一动,都被在校的学生们传递到了所在家乡,感染着家乡的父老乡亲、学弟学妹。以后,进入六盘山高中的学生,几乎都成了诚实守信的践行者。

  拾金不昧,成为人人践行的一种行为习惯。每年入校的新生,第一次离开父母的操心照顾,常常因为粗心而丢失钱物。一学期下来,在政教处找寻、认领钱物的学生总有数百人次。这些东西,大到电子词典、文曲星,小到一本书一串钥匙。

  2005年新生军训结束,高一(20)班李晓曼丢了一个钱包,看着她焦急的样子,班主任安慰他:“不用怕,先到政教处问问。”来到政教处,当他从十几张饭卡和几个钱包中一眼认出自己的紫色钱包,发现里面的200元现金、一张饭卡和一张电话卡完好无损时,显得非常惊讶、激动。

  一传十,十传百,李晓曼班里的同学给捡钱包的黄存富同学写了感谢信,表示一定要向他学习时,家境贫寒的黄存富却说:“我又不是第一个,大家都是这么做的。”

  钱丢得多了,物丢得大了,学生才告诉老师、找政教处,有的学生丢了几角钱一两元钱就不愿去政教处了。但捡钱的同学却不这样想。高一年级的杨文轩同学开学不久,手捏一元七角钱上交政教处。这是他一角两角在校园里捡到后积攒起来的,别人问他一元七角钱还上交?他说:“不是我的,花掉了虽然别人不知道,但自己心里不安。”

  仅2009年至2010学年,一年中就有高一年级的王存娟、李莉、马灵芝、高永奎,高二年级的刘杰、石娅婷、丁美玲、马若楠、高蔚、冯有成、海军、马明朝、马超、赵伟成,高三年级的田志霞、王福胜、袁有斌、马少煜、王春霞、田彦梅、靳芸等20多名同学捡到大面值现金主动上交学校。

  2008年汶川地震,六盘山高中的学生自发向地震灾区捐款22533.63元,有的学生捐出了学校发给他们当月的生活补助费。

  2009年4月24日,高三(33)班李学菊在银川市汽车站捡到一个包,内装1699元现金和银行卡等其他东西,她手攥这么多钱,站在原地等待失主。两个小时后,没有等到失主的她只好回校将钱、物全部交给学校。走回班里,她跟往常一样好像什么事也不曾发生一样。直到失主从派出所领回钱、物,专门找到学校感谢表扬时,师生们才知道捡到钱物的是她,一个家境极度贫困的女孩子。事后,这位失主感慨万分,宁夏电视台记者闻讯也专门到学校采访李学菊同学, 25日、26日连续两天宁夏电视台在晚间新闻报道了她人穷志高、拾金不昧的事迹。

  2013年3月2日下午,高三(2)班王鹤同学在学校东门马路对面的电杆下面,捡到一个棕色的钱包,里面装有1800多元现金和三张银行卡,他在原地没有等到失主。第二天他到中国农业银行银川市开发区支行通过农行卡找到了失主,事后失主写来了感谢信。

  进入六盘山高中就读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家境贫寒,其中特困生占全校总人数的五分之一。平常花十几元钱买书,对于这些孩子来说都是一种奢望,但当他们面对几百元、上千元现金时,却坚守着心灵中的至真至善至美,“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乐善助人,彰显诚朴谦让的精神品质。为了帮助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学校设立了特困生补助金,各班根据申请每月向5名学生发放50元至80元不等的补助(2005年以后增加到每人每月100元至150元)。但是,没有一个同学因困难补助出现过互争现象,大家彼此谦让,宁可自己俭省也要把困难补助让给同学。2010级高二(18)班同学卢浩,姊妹三人,哥哥、姐姐分别在武汉、西安上大学,一家人的生活用度基本靠父亲在外打工。当他得知同学汪建国的家里人口多,一家靠种地卖玉米维持生活时,他坚持把给自己的困难补助让给汪建国。

  有人说,现在的学生越大越自私。六盘山高中的学生,经过学校环境的熏陶浸润,却越大越懂事,越大越慷慨无私。到了高二高三,同学们更加懂得关心他人,感恩他人。每月发放困难补助,有时班主任反复动员,写申请的同学仍寥寥无几。同学们这样解释:“这点困难我还能克服,某某同学比我更困难。”把生活补助发给最困难最需要的同学,是他们的所愿,也是他们认为最值得的事情。每年高三毕业在即,对来自社会各界、企业、个人的资助,同学们总是精心写出一封又一封感谢信,字里行间流淌着对资助者浓浓的感激之情。每年通过学校写给建设银行、陈逢干先生等单位、个人的感谢信不计其数。现在,他们是在校学生、或刚走上工作岗位,尚无力图报,但“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知恩记恩报恩的思想品质却根植在心灵的深处。

  在十年的诚信教育中,学校组织历届学生创作诚信道德格言2500多条并汇编成册,印发到每个班级,要求各班每天在教室黑板的左侧书写这些诚信格言,以此引导、提醒全体同学天天都要诚实,事事都要守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同学们耳濡目染,深受熏陶。如同学们写道:“用人格撑起我们腾飞的梦想,用诚信彰显我们青春的魅力”、“山不失巍峨,海不失壮阔,竹不失操节,我不失诚信”、“年轻是生命的翅膀,诚信是灵魂的重心”、“创新是科学永恒的生命,诚信乃人类不朽的灵魂”等。

  学校还通过晨会、国旗下演讲、主题班会、主题团会等开展诚信教育,教育学生为什么要讲诚信,哪些做法是诚信的表现,哪些行为是不诚信的表现,怎样树立诚信的品质,丢失诚信有什么危害,让学生知荣明耻,让学生从更深的层次、更高的视角上认识坚守诚信的价值。通过举办以诚信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征文比赛、诚信道德格言创作比赛和诚信签名活动,利用校报、板报、橱窗、广播、标语、网络等宣传工具,营造“人人讲诚实、处处谈守信”的浓郁氛围。学校在诚信教育系列活动中,特别注意树立典型,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开展“诚信教师”、“诚信学生”、“诚信班级”、“诚信宿舍”等多层面的评比活动,通过挖掘事迹、培养典型,利用晨会或升旗仪式,及时通报典型的诚信事迹。对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褒奖弘扬,颁发荣誉证书,使“诚信立身”的观念深入到所有师生员工的心中。

  学校制定了《六盘山高级中学学生诚信教育评价细则》,这个《评价细则》的主要指标有:对祖国诚信、对社会诚信、对家庭诚信、对学校诚信、对老师诚信、对同学诚信、对自我诚信等七个大项目,43个子项目,具体内容涉及忠诚于党,忠诚于祖国,忠诚于人民;诚实守信,说到的力争做到;主动把学习、生活、思想情况如实告诉父母;诚信守时,不迟到,不早退;明理诚信,尊敬老师,不私下非议老师;诚信作业,不抄袭;同学之间真诚相待,求同存异,互相鼓励;考试不作弊,敢于检举作弊行为;拾金不昧,未经允许,不动用他人物品等方面。每学期各班都开展“诚信评价”活动,在班主任老师的组织下,同学们先对照“评价细则”进行自评,然后在小组内展开同学互评,最后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在同学们“自评”、“互评”的基础上,予以“定评”,作为学生学期思想品德考核的主要内容。每位同学的《评价表》都由政教处存档,作为学生的诚信档案。通过对学生的思想诚信、学习诚信、劳动卫生诚信等方面进行记录,建立全面的诚信档案。通过评价,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培养了学生的诚信品质,强化了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

  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十年来,学校组织进行的期中期末考试,全部实施“无教师监考”。每一届同学都在写有“考出诚信、考出人格、考出自信、考出水平”的横幅上郑重地签名承诺,表示在考试中能够“以诚信为本”,求真实、不作弊。每次六千人的考试,既无教师监考,又无考生作弊,的确令人难以置信,但又是千真万确的。

  学校的诚信教育活动在社会上引起普遍赞誉,被国内一些媒体广泛关注。《新华每日电讯》曾用了半个版面报道我校开展诚信教育的做法;《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都曾经专题报道过我校的诚信教育;《宁夏日报》先后两次在头版头条报道了我校实施诚信教育的情况;宁夏电视台“新闻话题”栏目也专题播出了我校开展诚信教育的节目。

  学校以诚信为基石的道德教育,为六盘山学子开辟了通往人类美好精神家园的大门。

  2005年,学校被中国教育学会批准为 “十一五”计划“三结合德育创新发展研究”全国重点课题实验学校。2011年12月,学校报送的德育工作案例“开展诚信教育,培养诚实守信新一代”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评为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案例。

相关热词搜索:诚实守信 住进 孩子
相关评论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我要链接 | 教育之声简介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0-2012 cedcm.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edu@cedcm.com.cn | 京ICP备12037710号-1 | 总机: 010-88687877 | 传真: 010-88682677
本网站所刊登的教育之声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教育之声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