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欢迎访问教育之声网
重要声明:
“教育之声网”推送文章除实在无法确认,我们均会注明作者及来源。部分文章或图片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将会在36小时内删除处理,特别感谢,也特别欢迎您的投稿。
滚动新闻:
“研究生就业不如本科生”有待商榷
2013-01-21 09:53:46   来源:教育之声网   

  【教育之声网消息】近日,一篇《女硕士“冒充”本科生》的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与争论,以“研究生就业不如本科生”为主题的报道也频频见诸报端。事实上,尽管研究生在就业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处,但目前尚不能证明国内研究生的就业不如本科生,研究生在就业方面依旧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分析就业问题的重点是就业质量。”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教授岳昌君指出,“研究生的就业特点与本科生有很大的不同,应进行全面深入地比较分析,不应简单地用一个指标来衡量,更不应武断地否定我国不断发展和完善中的研究生教育。”

  - 封面观点

  初次就业率,是指毕业生在离校时已经确定就业去向的毕业生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比例。初次就业率的统计时间是在毕业生离校的时候,因此并不代表最终就业率。欧美发达国家也对高校毕业生进行抽样调查,初次就业率也都很低。但是,在欧美国家初次就业率低并没有引起太大的社会关注,因为很多毕业生是在毕业之后找到工作的,相当多的毕业生是毕业后才开始找工作的。

  我国政府有关部门除了报道初次就业率,还报道年底就业率。从近年来公布的数据看,年底就业率一般都会比初次就业率有非常显著的提高。也就是说,毕业后半年之内找到工作的比例还是很高的。如果有毕业一年后的就业率数据,可以预计也会有所提高。因此,初次就业率不是最终就业率,不应成为评价高校就业状况和教育质量的唯一指标,还要看毕业后一年,甚至三年、五年的就业状况。正是由于人们对初次就业率的炒作,使得大学生迫不及待地在离校前很长一段时间就开始找工作,挤占了大量学习时间。

  此外,从初次就业率的定义可以知道,本科生的升学比例要比研究生大。根据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的调查数据计算,2011年本科生的升学比例比硕士生高出10.5个百分点。因此,简单地比较本科生与硕士生的初次就业率意义不大,还应进一步地比较已确定单位的比例,或者比较待就业的比例。北京大学的调查显示,2011年本科生离校时的待就业比例比硕士生高出3.9个百分点,本科生没有找到工作的比例更大。

  □岳昌君,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教授

  对于“研究生就业不如本科生”的结论,有媒体援引了《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数据,“从考研人数首次突破百万的2005年开始到2009年,硕士生就业率连续下降。2009年和2010年,硕士生的就业率甚至不如本科生。”也有部分媒体引用了国内部分省份或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统计加以佐证。但研究专家认为,这个结论缺乏科学数据的支持。并且,研究生的就业特点与本科生有很大不同,“不应简单用一个指标来衡量,更不应武断地否定我国不断发展和完善中的研究生教育。”

  结论缺乏科学数据支持?

  看了武汉大学女硕士生为求职“冒充”本科生的报道后,位于同城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三学生赵麟一点儿也不感到惊讶,他之前就听说过一些研究生为了找工作,准备本科学历和研究生学历两份简历。“而且现在女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也不如男生,起码今年是。更何况同等条件下,女研究生可能是用人单位最不愿意要的。”

  不过,赵麟还是惊异于报道中的这位女硕士跑了40多场招聘会,仍未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我觉得这可能就需要从她自身找原因了。”在校读经济学专业的赵麟认为,“现在研究生的竞争力还是很强的。就算今年的就业形势差,女生找工作可能难一些,但我们专业的男生都已人手几个offer了。所以我不是很认同研究生就业不如本科生。”

  “一些媒体上报道‘研究生就业不如本科生’的结论主要来自于抽样调查数据,有学校的样本、有省份的样本,个别的只是访谈了少数几个学生。”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教授岳昌君认为,在做出一个一般性结论之前,一定要分析样本的代表性。“某个学生、某所学校、甚至某个省份,都很难代表全国的情况。即使是全国范围内的抽样调查,解决了样本代表性的问题,那么不同的样本之间也会有差异。我们还应该看看从不同样本得到的结论是否具有一致性,结论是否稳定可靠。”

  岳昌君指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于2003年、2005年、2007年、2009年和2011年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在各次调查中,无论是硕士生还是博士生,初次就业率均高于本科生。“某些报道说‘研究生就业率2009年以后连续3年低于本科生’,其中提及《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一书。但是该书最新的数据只到2010年,而且也不能得出上述结论。例如,该书显示2009年博士生、硕士生的就业率均高于本科生。因此,依据该报告是得不出上述结论的。”

  麦可思研究院副院长张景岫也认为,这个结论缺乏科学数据的支持。“首先,调查的始点不明晰。国内研究生有两年学时的,有两年半的,还有三年的,毕业时间不一样,调查的是哪个始点的就业率?其次,就业率反映的只是数量问题,不能反映就业质量,因此也就不能呈现全面的就业水平。而且一些研究生就业的个案也会夸大我们对问题严重程度的认识。”

  “‘十八大’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可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未来几年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重点,而分析就业问题的重点是就业质量。”岳昌君指出,收入是反映就业质量的指标之一。在北京大学2011年的调查中,由已经确定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对自己的起薪进行了估计。毕业生的起薪具有明显的学历越高起薪越多的特点。从算术平均值看,专科生为1856元;本科生为2743元;硕士生为4003元;博士生为5118元。

  “总之,研究生的就业特点与本科生有很大不同,再如他们在就业去向结构上有很大差异,研究生在省会以上城市和事业单位的就业比例很高。因此对两者应进行全面深入的比较分析,不应简单用一个指标来衡量,更不应武断地否定我国不断发展和完善中的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与本科生就业去向不同

  虽然“研究生就业不如本科生”的结论不能成立,但不可否认研究生在就业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短板。

  经过近半年的找工作经历,北京理工大学应届硕士毕业生小刘总结,在能胜任工作的前提下,用人单位选人的顺序是男本>男硕>女本>女硕。他解释,从用工成本来讲,硕士的期望薪酬肯定要高一些,而且他们干两三年可能会跳槽,所以一些企业能用本科生就不要硕士生;从身体上讲,有些工作强度较大,用人单位更青睐男生。而且女生工作几年就要结婚生子,这也是女生尤其女硕士找工作难的原因。

  “我觉得大部分正规企业在做校园招聘时,对待本科生和研究生不会有太大区别,会更看重大学生的能力和成长潜力。一般来讲,本科生的可塑性比较强,研究生在校的实操项目会多一些。由于现在硕士毕业生的数量很大,我们每年招的研究生比例要占一半以上。”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高级人力资源经理梁斌认为,谈研究生的就业也很难脱离个体。“这里也会存在马太效应,优秀的硕士肯定很抢手。”

  岳昌君指出,研究生与本科生的就业去向有很大的不同。“在高校扩招过程中,各种学历层次的毕业生都会遇到就业难问题。从劳动力市场需求和各学历层次就业结构来看,研究生就业难主要表现在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对毕业生就业的吸纳能力小,在这些部门就业的流动性差。从供给角度看,改革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结构,鼓励应用性强的专业硕士去企业就业,能有效解决硕士生的就业问题。”

  “研究生扩招之后,门槛降低,加上师资、硬件设施可能跟不上,研究生的培养难免会出现质量问题。此外,研究生的就业问题也和我国的经济产业需求有很大关系。”张景岫解释,目前我国对研究生有实际需求的产业仍不算太多,低端产业仍占很大比例,这客观上造成对高学历人才的吸纳能力有限,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型,这一问题会有所缓解。

  研究生就业难不应简单归咎培养模式

  随着研究生就业问题的逐渐凸显,不少人将矛头指向国内的研究生培养制度,如研究生扩招之后存在的“放养式”培养,研究生教育定位不清等。近几年来,国家也开始调整研究生培养模式,推出面向就业的应用较强的专业硕士,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而对研究生个体而言,在就业形势不太好的背景下,调整心态,做好定位,扬长避短,是解决就业难问题的主要途径。企业hr及专家建议,研究生在校期间要多参加有价值的实习、实践活动,求职时可放下身段,不必太看重短期收益,要关注中长期的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2013考研 研究生就业 本科生就业
相关评论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我要链接 | 教育之声简介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0-2012 cedcm.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edu@cedcm.com.cn | 京ICP备12037710号-1 | 总机: 010-88687877 | 传真: 010-88682677
本网站所刊登的教育之声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教育之声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