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欢迎访问教育之声网
重要声明:
“教育之声网”推送文章除实在无法确认,我们均会注明作者及来源。部分文章或图片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将会在36小时内删除处理,特别感谢,也特别欢迎您的投稿。
滚动新闻:
首页 > 视频 > 正文
清华大学招办主任于涵:因材施招 计划向中西部倾斜
2012-08-21 09:37:59   来源:教育之声网   

  2012招飞:“一个合格,三个一流”

  主持人:那么今年清华对全国的招生计划是什么样的?

  于涵:今年清华大学的本科招生计划是3372人,相比往年基本持平,稍微多一点,多的是招飞行员,计划招32名,进入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要求高三应届的理科考生。大家看待飞行员需要一个过程,以往大家感觉飞行员是文化课成绩不太高才考虑招飞,从清华的角度,我们除了因材施招外,更重要的是清华还要承担为国家的国防事业提供人才,特别是空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军种。我们要建设一流的国防就要有一流的空军,要有一流的空军就要有一流的飞行员和一流的飞行指战员,我们就是看中这一点,所以将来我们中国的四代机、五代机飞起来不仅仅是身体素质够好、心理素质好就可以的,他的文化素质、全面素质一定也是要出类拔萃才可以的,这才可以锻造出我们未来优秀的飞行员。

  我们对飞行员的要求是“一个合格,三个一流”:政治合格;身体一流,心理一流,文化一流。所以我们清华大学今年在除了西藏、港澳台外的三十个省都可以招。在清华正常的一本线下60分之内,学生都有机会。当然,我们最后会对他有一个综合评价,会对他进行综合严格的、甚至苛刻的身体、心理的筛选,最后基本上是按照各个省高考的分数录取,最后可能就不是一本线下60分左右了,生源好的省份可能在一本线下二、三十分左右,但基本上是比统招线要低一些的。虽然这些飞行学院分数低一些,但是我们有信心,他们一定可以顺利从清华大学毕业,并且飞上蓝天。

  去年清华就和空军开展了第一次的探索,从航空大学每年招选的800多名飞行学员中再次选拔了一些文化素质比较好的,进入清华,这是第一批飞行员班,但这次是清华首招飞行员班,实际上是第二批了。去年这批飞行员进入清华大学学习的效果,从原来他们跟清华高考平均分数相差七、八十分,到现在只相差不到十分。这些未来的蓝天卫士表现出了极强的自强精神。通过清华给他们配置专门的教师、助教和良好的成长环境,他们的成绩、素质得到了迅速的提升。只要我们有信心,成为未来的王牌飞行员指日可待。

  招生计划:向中西部倾斜

  主持人:各个省份的招生计划与往年有区别吗?

  于涵:有比较大幅度的调整,一方面是响应教育部的要求,另一方面,清华需要承担这样的社会责任,我们有意识地把我们的招生计划投入到那些教育欠发达、经济欠发展、需求更旺盛的、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我们今年对西部地区12个省份全部增加了计划,有的常年教育投入不足、教育指标会比较少的地区,如贵州、甘肃,一次性增加了20多个招生计划,按比例来说,一次性增加了140%以上。对于中西部考生来说,今年是非常好的一次机会。

  专业级差1—5分 学生至少会有四次转专业的机会

  主持人:各专业之间有没有专业级差?

  于涵:有,专业级差是1—5分。各省每年的差别都比较大,清华确定专业级差是根据各个省内清华上线的考生的专业志愿满足率最高为优化目标,保证考生利益最大化。

  主持人:在部分人的传统思想里,认为清华是以理工科为主的大学,请您介绍一下咱们文理科的专业设置。

  于涵:好的。无论是大家对于清华所存在的理工科的传统观念还是对于北大的文科的传统观念,需要逐渐打破的一个过程。实际上,清华和北大都在做一个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大学的布局。特别是在52年的高校院系调整,使得各个大学都有其特色鲜明的学科。80年代后,各大学也进行了一些有力度的调整,虽然不排除现在还存在以理工科或文科为主的高校,但中国顶尖的高校都在向综合性大学转变。

  清华从80年代以来开始复建各个文科,把清华的这种人文日新的精神、文化、传统在百年的过程当中一直延续。80年代文科复建以来,这根弦续的非常顺利。清华的文科学院基本站到全校学院的一半,各文科学院走的是小而精的发展路线,抓住重点学科,抓与现在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发展关系紧密的学科方向进行布局,跨越式发展。到现在经过30年的发展,清华的文科有了迅速发展和长足的进步。包括经管学院、法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美术学院等等学院各学科都保持在全国同类学院中学科的顶尖水平。欢迎广大的文科考生报考清华。

  主持人:入学后,学生如果不满意现在的专业可以转专业吗,文、理科之间是不是也可以?

  于涵:可以转专业。对于文理科,清华三年前就打破了文理科招生。在招生时,文科生就可以选报理科专业,理科生也可以进入文科专业。相应的政策学生可以登录清华大学的本科招生网进行查询。进校后的转专业,清华大学也提供的足够的选择机会和空间,至少会有四次。首先进入清华以后一周之内,会有五个专业面向全校学生进行二次招生,学生可以进行专业跳转。但学生要慎重考虑。大一、大二的下学期也有转系的机会,每年的转系名额在各个院系都用不完。免试推荐研究生,就是在大四上学期有交叉推研的机会。另外,由于清华国际化水平的比较高,在本科阶段有30%以上学生在学期间可以到国外的一流名校进行半年的研修,交换学习的机会。这个国内是屈指可数的,有的院系专业达到50%甚至70%的水平。所以清华给大家提供的选择不仅仅是在校园内、在国内,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有兴趣享受世界上的顶级大学教育的机会。

  世界名校的进入是一件大好事

  主持人:当前,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许多世界名校到中国进行招生,学生也有了一些新的选择。有人认为这对清华产生了一定的压力,您认为这对清华造成了一种竞争吗?

  于涵:当然是一种竞争,但我认为这是一件大好事。

  这些世界名校的进入可以为中国的孩子提供更多优质教育的机会。清华、北大再大,也只能满足我们很少的一部分孩子的学习机会。我热烈欢迎这些世界名校能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条件。中国优秀的学生非常多,能够有更多的机会让孩子出去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用开放的心态看待这个事情。

  第二,由于外来优质资源的进入,对于清华、北大这些传统名校形成的竞争压力也反过来会让这些学校无论是在办学上投入还是在招生上的变革是一种正向的激励,使压力变成动力。

  我想补充一点希望,我希望主管部门能够在招生制度的改革要跟得上当前变化形式的发展,给国内、国外的学校营造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选拔的平台。就目前来说许多国内的名校都被束缚住了手脚,背有很重要的责任或包袱。例如说,我们需要在全国各个省全排大量的招生计划,而这个计划是刚性的,不管生源好坏必须要完成。而对于国外名校,或者是香港学校来说,它不存在这个包袱,优质的生源地可以多招,不好的生源地可以不招,也可以不按照高考分数招生。但对于内地的学校,在高考这个环节,就必须要按照高考计划、高考分数进行招录,这个不是真正的大学选才,而是按照高考把全国的高考学生批量分配给了各个高校。一个是被动的收生,一个是有选择性的掐尖选生,就是在不同的平台上完成的一项事情。所以我希望主管部门能够对制度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调整,我们大众或者媒体也应该开放式或者客观的看待这个问题。

  家长要进行理智的判断 不要凭分选学校、选专业

  主持人:您对即将参加高考和未来几年要参加高考的学生家长有什么样的建议?

  于涵:家长首先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当孩子参加高考和选择专业的时候,基本已是成年人了。现在呢大部分省市也是出分之后才填报志愿,可能很多学生和家长在高考之前是很难有经历或者愿意花大量的时间为自己或者自己的孩子规划未来,为选校选专业做更深入的准备,基本都是在出分之后根据分数选择大学,选择专业,以分明码标价。但教育,选大学,选专业不是做买卖,一旦进入以分明码标价这种交易之中,就失去了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核心本质是为了一个人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方向。如果就是通过高考的分数来决定一个孩子的发展方向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所以家长在帮孩子做主时不要只盯着这个分数,要理智的进行判断,以孩子自身的发展、目标、方向、特点、特长进行综合的客观的评价,冷静的选校选专业

  选择了清华就是选择了一生的责任

  主持人:最后请您用一句话来描述一下清华大学最吸引人的地方。

  于涵:百年清华,人文日新,关键是有你有我。我们希望大家能够参与进来,清华的精神和文化是最能够吸引人和塑造人的,如果大家有这样的机会,一定我把握住。进入清华,享受到的不仅是教育更重要的是对人生的一种改变。很多人说,选择了清华就是选择了一生的责任。而这个社会,这个国家和民族需要负责的人。勇于担当,敢于担当,善于担当的人是国家和民族的脊梁。进入清华选择了责任就是选择了担当。欢迎大家报考清华大学。

  主持人:选择了清华就是选择了一种责任。清华的思想、文化、精神要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去感受。在此感谢您的到来!

  于涵:谢谢大家!

  主持人:我们下次节目再见。

相关热词搜索:清华大学招办 于涵 因材施教
相关评论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我要链接 | 教育之声简介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0-2012 cedcm.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edu@cedcm.com.cn | 京ICP备12037710号-1 | 总机: 010-88687877 | 传真: 010-88682677
本网站所刊登的教育之声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教育之声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