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欢迎访问教育之声网
重要声明:
“教育之声网”推送文章除实在无法确认,我们均会注明作者及来源。部分文章或图片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将会在36小时内删除处理,特别感谢,也特别欢迎您的投稿。
滚动新闻: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浙江大学校友体悟校训:求是二字是我一生的财富
2014-09-05 11:37:43   来源:教育之声网   

  【教育之声网9月5日消息】“求是”,浙江大学校训,确立于70多年前。如今的意义何在?

  “工作之后,我对‘求是’二字的理解越来越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校训是母校给予学生个体的最大财富,唯有不忘感怀之。”倾听浙江大学“80后”校友们对校训“求是”的理解,解读校训历久弥新的“魔力”。

  求真知、求真理

  “对‘求是’校训最浅层的理解是较真、严谨、说真话。”高中毕业保送入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混合班的方毅,如今是一家互联网企业负责人,直至今天,他和“浙大系”的小伙伴们还保留着“来,我们‘求是’一把”的探讨默契,“唯真、唯实,发现自己错了也坦然承认。”在他看来,这两个字是一种心理支撑,面临选择时仿佛能暗示自己,怎样做才是对的。

  毕业后“跨界”在杭州创立一家教育机构的戴立说,“求是”对人的“拷问”无所不在——在校时,做实验会不会伪造数据?工作后,客户需求是想象出来还是实打实调研出来的?上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讨论,对自己不了解的领域,会不会罔顾实情,仅以立场决定观点?

  中文系毕业生张一帆则认为,对母校校训最好的解释,在国学大师马一浮受老校长竺可桢之邀、为浙大撰写的校歌歌词中。“昔言求是,实启尔求真”,“无曰已是,无曰遂真”。求真知、求真理,而在追寻的过程中,不要轻言自己已穷尽真理。

  “一个人接受系统教育的起点是在学校,好的校训如同‘开蒙’,会影响人一辈子。”现任高校教师的张一帆说,竺可桢曾说,“大学的最大目标是在蕲求真理”,没有独立研究的氛围,自由讨论的刺激,真理何由得明?身为传道授业者,讲授的知识有“半衰期”,而教会学生独立思考与判断方法,方为大道。

相关热词搜索:浙江大学校友 校训
相关评论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我要链接 | 教育之声简介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0-2012 cedcm.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edu@cedcm.com.cn | 京ICP备12037710号-1 | 总机: 010-88687877 | 传真: 010-88682677
本网站所刊登的教育之声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教育之声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