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欢迎访问教育之声网
重要声明:
“教育之声网”推送文章除实在无法确认,我们均会注明作者及来源。部分文章或图片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将会在36小时内删除处理,特别感谢,也特别欢迎您的投稿。
滚动新闻:
李锋亮:降低高考难度?请慎行!
2016-09-18 10:28:45   来源:中国科学报   

  【教育之声网9月18日消息】新学年开学之际,关于教育的各种话题又铺天盖地而来,而《人民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也应景式地转载了一篇短文《孩子,我宁愿欠你一个快乐的少年,也不愿看到你卑微的成年》,很快和这篇文章相关的话题就在“知乎”上引起了热议。这篇短文大致是针对中小城市经济水平中等或偏下的家庭而言的,如果孩子不通过加倍的努力学习考上不错的大学,那么等这些家庭的子女成年后,他们面临的生存压力将是巨大的;所以为了孩子未来的幸福,这些家庭还是应该督促孩子努力学习,目标就是考上一所不错的大学。在“知乎”上对这篇文章的讨论更加激烈,“中国并不是只有几百万的富人,一两个亿的中产。还有比他们多得多的低收入者,当这些低收入者进阶无望的情况下,暴力,可能是唯一改变的办法……当穷人失去希望,他们不会放弃挣扎,他们会重拾暴力”。

  笔者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父母是小城市的普通双职工,从小就是听着父母“要努力学习,考上大学才有出路”的话长大。笔者很幸运最终通过努力获得了去知名大学读书的机会,再通过努力读了硕士和博士;然而,身边的很多亲戚、朋友甚至自己的姐姐,由于没有上大学,现在的生存压力都是很大的。所以,当笔者看到“知乎”上这些讨论的文字时,并不觉得是危言耸听,相反却有强烈的共鸣。

  根据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先生的观点,自从隋唐设立科举制度以来,教育和考试一直是中国底层人民打通上升通道最主要也是最能够带来社会效益(包括政治与领土统一)的社会机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而言,无论如何都要让底层人民看到自己能够通过教育获得上升的机会,否则执政阶层将失去合法性,社会很快也将会发生剧烈动荡。

  基于上述理念,降低高考难度将会带来一系列恶果。逻辑如下:如果简单将整个社会分为上、中、下三层,降低高考难度,受益最大的肯定是上层。因为降低高考难度,那肯定要增加别的选拔方式。无论是获得推荐、志愿者公益、科技、文艺、体育等,上层家庭的子女都由于其家庭具有强大的金钱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在面对中层和下层家庭的子女竞争时,具有绝对的、碾压式的优势;而只有能吃苦,是三个阶层的子女可以同台竞艺的比赛项目。所以,虽然高考难度保持相当的水平,会带来加重孩子学习负担、引发题海战术,甚至压制很多孩子的创新等一系列让人深恶痛绝的负面后果,但是却能让中下层的孩子在自己天生劣势相对最小的方面去努力,让下层的孩子看到向上流动的希望、让中层的孩子看到能够保持或者向上流动的希望,同样也会让上层的孩子与家庭知道自己如果不努力,自己的家庭不能轻而易举地利用已有的优势资源继续保持垄断地位。

  如果高考难度不能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标准,教育系统无法完成不同能力层次个体的筛选,劳动力市场同样也无法作出这样的筛选,这样就会导致两个致命的结果,其一是阶层固化,其二是整个社会的竞争力与劳动生产率的下降。可见,高考难度下降,虽然能够给一些孩子带来快乐的童年与少年、能够让一些孩子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天性与天资,但受损的将是整个社会。

  如果降低高考的难度,受益最大的肯定是上层家庭的子女,他们可以为自己将来获取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与就业机会获得名正言顺的合法性。如果降低高考难度,可能会有一些来自下层家庭的子女由于概率的原因获得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机会,最终实现向上流动,但是这会给整个下层传递一个信号,那就是靠自己努力没用,成功更多是靠运气。那么,这对整个社会而言,绝对是一种灾难。因为努力是一个社会向上的永远动力,没有努力,什么创新都是奢谈。还有更为关键的是,如果下层人民发现努力没有用,暴力反抗将至。所以,千万不能以各种名义降低高考难度,更不能妖魔化学习成绩,而是要继续营造努力学习才有可能成功的社会氛围。

  总之,如果高考难度降低、如果让广大人群觉得努力学习没有用,受损最大的将是整个社会,重视教育、重视人力资本投资、尊重知识、吃苦耐劳、不反智的传统将迅速瓦解,而且阶层固化将一发不可收拾,并给整个社会带来缺乏流动的巨大隐患;毕竟通过考试而非通过推荐是人类社会经过惨痛教训摸索出来的选拔人才、促进社会流动的制度设计。总之,为了长治久安,降低高考难度,请慎行!

相关热词搜索:难度 李锋亮 高考
相关评论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我要链接 | 教育之声简介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0-2012 cedcm.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edu@cedcm.com.cn | 京ICP备12037710号-1 | 总机: 010-88687877 | 传真: 010-88682677
本网站所刊登的教育之声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教育之声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