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欢迎访问教育之声网
重要声明:
“教育之声网”推送文章除实在无法确认,我们均会注明作者及来源。部分文章或图片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将会在36小时内删除处理,特别感谢,也特别欢迎您的投稿。
滚动新闻: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北京市王平中学:着力打造追梦学园 让每个生命自信绽放
2014-03-25 14:44:33   来源:教育之声网   

  【教育之声网3月25日消息】北京市王平中学是一所山区寄宿制中学。由于地处京西矿区,学生的父母大多数是煤矿工人,他们来自全国14个省区。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与城市地区相比存在很大的差异。基于这种现实情况,王平中学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精神,在区教委确定的“一引二改三提升”战略思路和《关于进一步推进山区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的指导下,深入调研,积极研讨,实践创新,办矿区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学校遵循“从学生的学习生活需求做起,努力提升学生的幸福指数”的原则,要求教职员工要把生活在这里的孩子们当作自己的儿女去培养,要向自己的儿女一样去教育;为每一名学生提供适合学生成长的资源,营造适合孩子幸福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搭建适合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着力打造追梦学园,让每个生命自信绽放,让同在一片蓝天下的矿区学生享受到和城区学校一样的教育。为此,学校多项措施并举,以学生为本,向着“北京市优质寄宿制学校”的目标做着不懈的努力。

  一、在办学中涵养文化,用文化浸润心灵

  王平中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本着人性化、人文化、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原理,遵循整体规划、系统设计、突出特色、面向未来的规划原则,进一步挖掘学校环境文化主题定位,指导规划室内外环境文化,形成学校的课程文化、课堂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人际文化、制度文化等,实现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和谐统一,在办学中涵养文化,用文化浸润心灵。

  学校坚持“让每个生命自信绽放”的办学愿景,让每个学生树立自信,激发每个人发展的潜力。继承“创和谐校园,促师生发展”的办学思想,弘扬“诚、毅、敏、信”的校训精神,立德树人,培育人文精神,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提升生活品位和生命品质。充分挖掘“校徽”、“校歌”、“校树”的深刻内涵和育人作用,配合学校文化墙建设,让校园文化深入人心。坚持“人文化理念、内涵式发展、现代化育人、开放式办学”的发展思路,把学校建设成为点燃梦想、实现梦想的追梦学园,让学校成为每个孩子一生发展中的生命驿站。

  二、改善生活条件,提升幸福指数

  学校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措施,从学生的生活需求做起,努力提升学生的幸福指数。主要措施有:调整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以充沛的体力和精力投入学习;合理安排体育锻炼时间, 确保学生每天体育锻炼的时间至少75分钟,最多可达155分钟。让孩子们有一个阳光、健美的体魄;提高饭菜质量,保证营养科学配比,让孩子们吃得可口、放心;保证饮水质量和安全,安装温开水机,配发保温杯,让孩子们喝到温开水,杜绝用塑料瓶喝水和饮用碳酸饮料现象;向学生开放浴室,保证每周洗澡;设置专门的“阅读博览”时间,书籍、报刊进教室,方便学生随时阅读;开通校园新闻广播,每天早间和中午各半个小时,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大事和时事新闻。

  三、创新德育形式,加强社团建设

  学校不断创新德育方式,丰富德育内容,着力培养“崇理、尚学、健美、阳光”的幸福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明确课堂教学是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对各学科渗透德育提出明确要求,让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塑造健康活跃、文明向上、勤奋好学的学生形象,以培养文明习惯、健康身心为重点,以活动为载体,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全面提高素质,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基础。

  基于山区寄宿制学校的特殊性,学生在学校住宿时间较长,课余文化生活比较单调,为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多年来,学校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落实课外活动计划,开设了体育、艺术、科技类各种社团活动几十个,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培养学生在体育、艺术、科技等方面的兴趣、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山区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构建学园课程体系,加强校本课程建设

  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学生的特点出发,加强校本课程建设,着力构建“生活化、多样化、生态化的‘学园’课程体系”,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有机结合,融会贯通。学校开设八个学园:国学园——通过带领学生走进名著,通过阅读名著,欣赏名著,让学生感受国学的魅力,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充实国家课程;艺术园——开设十字绣、硬笔书法、麦秸秆画、剪纸、合唱、舞蹈、纸模服装设计等课程,通过多种艺术熏陶提升学生欣赏美、感受美、拥有美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自信心,体验校园生活的美好,让学生们感受民间艺术的美,并将民间艺术在校园中发扬光大;英语园——除开设国家英语课程外,还开设包括趣味英语、英语视听说、英语剧表演等校本课程,让学生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感受英语的魅力,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听说读的能力;体验园——包括综合实践课、社会大课堂、志愿服务、垃圾分类、废物利用、种植、烹饪等,注重亲身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环保意识和服务意识;生命园——以地方课程的安全、生命、国防三个专题教育和“中学生心理沙龙”、“紧急救护”等为内容,让学生们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体验生命的价值,让学生们懂得感恩,热爱生命;博学园——意在丰富学生知识,拓宽学生视野,弥补山区孩子接触面窄的不足,通过开设的电子阅读校本课程和读书角、报刊厅,让学生与时代靠拢,提升优越感,增强自信,热爱学习;体育园——在国家体育课程的基础上,开设花样跳绳、篮球、男女足球、踢键、投沙包、象棋等校本课程,通过学生们的主动参与,提高身体素质,开发运动潜能,让学生们拥有健康的身体,从而拥有自信的生命。探究园——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方式,开设了生活中的化学,物理实验探索,地理视听说,京西古道文化博览等校本课程,既对国家课程进行补充,又培养学生们的研究意识。

  五、构建立体式协作办学,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通过构建立体式协作体,充分利用各种优质的资源,提供适合山区矿区学生的教育,努力促进学生发展。通过构建立体式协作体办学,最终实现资源共享、课程共建、教师互通、学生互进、学校互赢。

  学校所构建的立体式协作体主要包括:一是“区域内中小学衔接教育协作体”。协作体在课程衔接、课程德育、理想教育、心理健康、习惯养成等方面做到中小学互通、互补、互进,使小升初学生在思想认识和学习方式上实现自然过渡,让小学生产生对初中生活的渴望,以求初一新生能够尽快适应未来的初中生活。 二是“区域内学校家庭社区合作教育协作体”。充分挖掘社区和家长资源,让学校、家庭和社区真正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形成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三是“区域内初级中学资源共享协作体”。吸纳区域内各校的办学长处,在教育、教学上加强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各取所需,相互促进。达到资源共享,学校共赢的目的。 四是“区域内初高中励志教育协作体”。和北京市示范性高中——大峪中学建立了励志教育协作体。让初三学生走进大峪中学的校园,进入优质高中的高科技实验室进行体验,在参加各种活动中感悟高中的学习和生活,从而增强山区学生的自信,拓宽山区学生的视野,激发出他们的进取精神,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思想基础。同时,在校本课程开发和社团建设方面,也已经达成了联合开发、资源共享的共识。五是“跨区域优质资源共享协作体”。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借助其他区县中学在学校文化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课堂教学改革、学生培养方式等方面的优质资源,促进自身的发展。通过互通各校的人力资源,在共同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实现共建。

  回顾过去,面对现实,展望未来,王平中学所做的一切,就是要让学校更有朝气,让教师更有智慧,让学生更加幸福,让社会更加满意,让家长更加放心,一如既往地把学校办成人民满意的优质寄宿制学校。

 

相关热词搜索:北京市 中学
相关评论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我要链接 | 教育之声简介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0-2012 cedcm.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edu@cedcm.com.cn | 京ICP备12037710号-1 | 总机: 010-88687877 | 传真: 010-88682677
本网站所刊登的教育之声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教育之声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