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欢迎访问教育之声网
重要声明:
“教育之声网”推送文章除实在无法确认,我们均会注明作者及来源。部分文章或图片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将会在36小时内删除处理,特别感谢,也特别欢迎您的投稿。
滚动新闻:
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现状分析
2014-08-06 16:27:19   来源:教育之声网   

  【教育之声网8月6日消息】视听新媒体诞生的时间并不长,我国视听新媒体发展的时间更短,但它以惊人的速度和无与伦比的魅力拓展市场,颠覆了传统的传播方式,构建了全新的传播理念;且其民族风格日益彰显,本土化道路基本成型,深刻影响着全球的传媒格局、我国的文化发展与民众的生活方式,成为文化的潮流和时代的标志。

  我国视听新媒体已成为重要的主流媒体

  从地位上看,我国视听新媒体已成为重要的主流媒体,从媒体格局的边缘进入了媒体格局的中心,这一过程是视听新媒体的传播方式逐渐挤压传统广播电视媒体传播方式的过程,也是媒体从传播者角色向服务者角色转型进化的过程。总体而言,视听新媒体有四个特征,它提供了视听新媒体发展的内在动力,一是小众服务,二是受众选择,三是交互作用,四是全球传播。这四个特征是受众主体性的一次大解放,形成了供给的海量化和服务各取所需的个性化,正好契合了当下人们的社会理念和生活方式,因此视听新媒体受到了消费者的普遍欢迎。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其中,我国网络视频网民达到3.89亿,网民中上网收看视频的比例接近66%。事实上,视听节目服务正大量向视听新媒体转移,其丰富性、多样性、可选性大大超过传统电视媒体。中国网络电视台集合了150多套电视节目和699个网络视听联盟的9400多个栏目,有的节目在网络上的播放次数达几千万甚至过亿,超过了传统电视的观看人数。根据爱奇艺提供的数据显示,从2012年4月到2013年3月,其移动终端视听节目播放次数从2.5亿次增长到17.1亿次,月度播放时长从6900万小时增加到4.2亿小时。调查发现,我国主要的12家商业视听节目网站到2012年9月,就拥有电影55000多部,电视剧17000多部,近40万集,动画片15000多集,综艺节目6000多集,远远超过了传统电视平台的内容供给能力。有研究预测,全球未来互联网上90%的流量来自视频,视频资源中70%将进入互联网。视听新媒体已经从传媒格局的边缘跨进了传媒格局的中心,已与广电媒体平分秋色,甚至风头更劲。

  总体来看,在营收能力上,新生的视听新媒体与广播电视的差距在迅速缩小。数据显示,少数网络媒体的综合收入已经超过央视,个别网络媒体的广告收入也有望超过央视,其利润率更是远远高于传统广播电视。纵向来看,我国网络视频广告收入占互联网广告的收入比例从2007年的3.11%增长至2012年的8.92%;横向来看,网络视频与广电行业整体收入之比从2007年的0.63%增长至2012年的2.95%,其中网络视频广告与电视广告收入比从2007年的0.74%增长至2012年的6.51%。有调查发现,观众对视听新媒体广告的喜好度为28%,而对传统广播电视广告的喜好度仅为17%。

  在内容生产上,视听新媒体正在成为原创中心。一些网络媒体凭借对消费者的精准了解,越来越多地选择自制节目,并反向输出到传统电视播出平台,取得了很好的效益。如在美国,最大的在线视频服务公司奈飞(Netflix)实施原创节目扩张计划,进军纪录片和戏剧脱口秀领域,表示要在原创内容上超过付费影视频道HBO,“要在HBO变成奈飞之前,将奈飞变成HBO”。

  民营视听新媒体机构的崛起,给国有广播电视媒体及其开办的新媒体带来了巨大压力,这将重塑传媒格局。如何适应这一新格局,怎样与民营媒体开展竞争与合作,这是国有广播电视媒体变革的重点和难题。

  视听新媒体已成为全球传媒与文化竞争的主战场和核心资源。要赢得新阶段全球传媒与文化竞争,必须夺取视听新媒体这个高地,如何夺取这个高地,关键在于推进新媒体业态在全球的创新。在国际竞争中,我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创新应用,因此,应该强化政策支持,引导和支持视听新媒体企业推进自主创新,以应用创新促进跨文化传播。在新一轮全球视听传媒竞争中,中国固然面临挑战,但更会迎来重大机遇,一批按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起来的视听新媒体机构将释放前所未有的活力与竞争力。

  走进新媒体主持人岗位能力培训项目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新媒体 视听媒体
相关评论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我要链接 | 教育之声简介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0-2012 cedcm.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edu@cedcm.com.cn | 京ICP备12037710号-1 | 总机: 010-88687877 | 传真: 010-88682677
本网站所刊登的教育之声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教育之声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