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欢迎访问教育之声网
重要声明:
“教育之声网”推送文章除实在无法确认,我们均会注明作者及来源。部分文章或图片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将会在36小时内删除处理,特别感谢,也特别欢迎您的投稿。
滚动新闻:
歌手帕尔哈提:因为独特,所以走心
2014-10-28 09:43:53   来源:新华网   

  【教育之声网10月28日消息】琴杆颀长,有着瓜瓢形琴箱的维吾尔族乐器“萨塔尔”在乐师手中拉响,琴声浑厚绵延,如泣如诉,搭配维吾尔族歌手帕尔哈提呢喃般的歌声,凄婉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就走进了观众的心。

  被打动的观众着实不少,帕尔哈提当时正身处10月7日举行的《中国好声音》第三季决赛现场,作为当月全中国收视率最高的选秀节目,数亿名观众在电视或电脑屏幕前见证了他的演出。

  32岁的维族歌手最终惜败一名“韩星范儿”的女孩,获得亚军,他“低八度”的嘶哑嗓音、充满民族特色的音乐风格赢得亿万观众支持的同时,也被评委评为“最独特的好声音”。

  在接受新华网记者专访时,高鼻深目的帕尔哈提用不太熟练的汉语聊起了自己的音乐之路。

  拿来“别人的”,坚守“自己的”

  尽管“能歌善舞”是帕尔哈提的民族——维吾尔族给人的常有印象,但直到上大学之前,他对自己本民族的音乐并“不感冒”。

  帕尔哈提的心态是当时的“大环境”使然。上世纪90年代末,摇滚乐浪潮席卷中国,对传统音乐造成冲击。当时正值青春期的“小帕”和全国的年轻人一样,留长发,想文身,痴迷“重金属”音乐……

  一名大学同学改变了帕尔哈提的心态。同为“摇滚青年”,这位同学平时喜欢穿皮衣,在身上挂满骷髅头装饰,但是在民族音乐会上,他居然穿上民族服装,安静地演奏着民族乐器,让坐在观众席上的帕尔哈提“惊呆了”。

  “他让我发现了民族音乐才是我骨子里的音乐,而西洋音乐在天边呢,虽然我很喜欢,但是到底是别人的。”帕尔哈提说。

  意识到“自己的”民族音乐之后,帕尔哈提尝试把民族元素和“别人的”西洋音乐融合起来。在他创作的音乐中,从两根弦的民族乐器“都塔尔”、五根弦的“弹拨尔”、手拉琴“萨塔尔”、手鼓等乐器,和他充满摇滚味道的吉他和嘶吼契合得天衣无缝。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毕业后,帕尔哈提组建的“酸奶子”乐队被德国音乐人相中,2010年开始,每年他的乐队都会出现在欧洲某音乐节的舞台上。2013年,他在欧洲发行维吾尔语唱片,一度引起包括BBC在内国际媒体的关注。

  在欧洲成名后,有城市曾邀请帕尔哈提和家人前去定居,但被他一口回绝了。“如果我去了欧洲,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因为新疆给我的创作灵感就消失了,我的根在新疆。”他说。

  他是音乐人的一面镜子

  比赛中,帕尔哈提的导师、歌手汪峰曾作如此评价:“帕尔哈提也许就是一面镜子,反复照出我这几年迷失的东西。”

  比赛后,帕尔哈提也不时提醒自己要“清醒”。“比赛给了我们一个好的开始,给了我很多珍贵的机会,但在这条路上如果迷失了,那么这个机会反而是不好的东西。”

  如何不迷失?在帕尔哈提眼中,就是“如果选择走正确的路,一切都会很顺利,而如果路走错了,就会很难前行。”

  在帕尔哈提追逐音乐的旅程中,身边“走错路”的朋友并不少见。

  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在2004年,帕尔哈提的乐队还在乌鲁木齐的酒吧以驻唱为生,乐队成员每人每天挣70元人民币。一天,酒吧老板突然要辞退其他乐队成员,只留下帕尔哈提和他夫人两名主唱,理由是“不需要花钱养乐队,CD机就可以代替伴奏”。

  追问下,帕尔哈提得知,在乌鲁木齐酒吧的驻唱者中,他的一名好友已经带头放弃了乐队。“我就说他脑子进水了,好好的搞音乐的人,怎么会选择放弃乐队呢?”如今回忆起来,帕尔哈提还有些义愤填膺,让他更伤心的是,这位“小伙伴”后来还学会了假唱,“真把我恶心坏了”。

  风波最后以帕尔哈提甩给老板一句“我不干了,走了”结束。

  两年前,帕尔哈提曾到北京举办演出,在北京的几天里,他也见到不少迷失自我的“北漂”。“很多人在北京混了十几年,还是白天睡觉,晚上在酒吧唱歌,把家人都在新疆撂着,虽然在北京打拼也很辛苦,但是已经没有了追求发展的劲头。”他说。

  决赛前夕,导演组希望让他唱一首“四大天王”的歌,僵持很久后终于被他拒绝,“我不认识这个歌曲,如果我唱出来,感情就会是假的,假感情是无法打动人的。”他这样解释道,“如果比赛的时候,导演说什么我就做什么的话,我就完了。”

  对于帕尔哈提来说,做音乐总要“做点事出来”,如果只是把在酒吧驻唱当职业,那就“不是做音乐,而是过日子了”。

  “不谈梦想,相信水到渠成”

  面对选秀节目中“出镜率”最高的问题“你的梦想是什么?”,帕尔哈提选择回答“没有梦想”。

  这个答案随后被他解读为:只想踏踏实实地做好眼前的事儿。比如在比赛中,习惯演唱维吾尔语歌曲的帕尔哈提,为了寻找汉语歌曲里的“感觉”,曾经听一首歌连续听10个小时,饭都没顾得上吃。

  不过,对于“没有梦想”,还可以用“知足”来解释。在他用维吾尔语写的一首歌曲中,也写道:我们总是到处寻找幸福,但其实忽略了,幸福就在身边,只要家人和自己都身体健康,就是莫大的幸福。

  在好友库尔班江眼里,帕尔哈提“不喜欢和没有思想的人打交道”。这名定居在北京的维吾尔族摄影师解释说,“帕尔哈提非常有自己的思考,很多事情只要觉得值得去做,他就会不顾一切去努力,如果他觉得不值得,给钱都不行。”

  库尔班江透露,不喜欢谈“梦想”的帕尔哈提有一个已经付诸行动的目标,那就是出一张“大自然专辑”。

  “帕尔哈提希望完成一张在大自然中现场录音、没有任何后期制作的专辑,但由于这张专辑听上去就不会赢利,所以很难获得投资,大部分制作经费都需要帕尔哈提自己承担。”他说。

  如今,帕尔哈提不得不参加商业演出,把赚钱放在心上。“我一直劝帕尔哈提别和钱过不去,因为钱可以帮他实现目标。”库尔班江说。

  帕尔哈提的“牺牲”只是“坚持”的另一个名字。“我玩音乐不是单纯为了赚钱和出名,钱这个东西也重要,但是别放到第一位。有的人可能一夜成名,唱一首歌火遍大街小巷,但是半年后没人记得他。时光流逝,最终只有实实在在的真东西能留下来。”他说。

  似乎是怕记者听不懂,他又补充道:“这就像是水和汽水的差别,汽水可能流行几十年就不会有人喝了,但是如果是最纯粹的水,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一直都有。”

相关热词搜索:帕尔哈提
相关评论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我要链接 | 教育之声简介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0-2012 cedcm.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edu@cedcm.com.cn | 京ICP备12037710号-1 | 总机: 010-88687877 | 传真: 010-88682677
本网站所刊登的教育之声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教育之声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