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欢迎访问教育之声网
重要声明:
“教育之声网”推送文章除实在无法确认,我们均会注明作者及来源。部分文章或图片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将会在36小时内删除处理,特别感谢,也特别欢迎您的投稿。
滚动新闻:
首页 > 英语 > GRE > 正文
GRE考试特点
2012-09-07 10:26:18   来源:教育之声网   

  1. 温和的(mild)措辞

  对于这个考试来说,学术化就是最大的纲,也是它迥异于托福雅思的纲,我曾在另文中指出,雅思托福的命题目的是生活化,而对于gre来说,学术化代表着(represent)措辞的规范和温和。对于考生的意义(meaning)在于,文章的整体是温和的,文章里面出现的极端的(extreme)言辞都是要注意的,文章里面的事实(fact)都是与我们学术生活共时的,对于过去的追忆和反现实的虚拟状态(situation),都是非常明显的(obvious)潜在出题点。尤其是(especially)虚拟语气,往往表示应然而非然之状态,很有可能出现负评价(negative assessment),以态度题的方式考察(investigation)。而一切过分极端的言辞,如绝对的(absolute)说法,大多数,比较级尤其是强烈比较级,在文章里的出现要注意(pay attention to),还有一种也是强烈的对比的标志(sign),就是以大写字母标注的时间(time),指明某时之前或之后,我们称之为时间强对比(strong comparison)。以上总结之(summarize),即是三大关系(relation),强对比,因果以及转折。表示这些关系的连词,一律要注意,最好做出标记。而对于题目来说,考生要注意以上说法是在哪里出现(appear),如果文章有这些强烈的措辞,那么题目当中对应这些段落的选项(item)也有,就很可能是对的,如果选项出现而文章的相应位置没有,则该选项必错。

  2. 对于态度的预见(predict)

  主题题,态度题如何解决呢(solve)?首先我们需要了解GRE的评价体系(assessment system)。对于激进的(进化论)左的(马列)上纲上线的,通常不与支持(supportive),对于以政治干涉学术,尤其反对(objection)。对于歧视弱者,损害弱者尤其反对,弱者恒强。Should, must, should have 等词也是负评价,应然不然。选项中极端的,进行人生攻击的,模棱两可的,谄媚的,马上排除(exclude),因为这是学术考试。选项过分极端的副词(adverb),也要小心,如表示绝对的言辞。

  3. 如何处理(deal with)文章

  诸生读此类文章最大误区在于试图(try to)读懂,更有甚者,寻求文章之背景(background),遍寻译文,以期充分理解(fully understand),虽有燃膏继晷之功,难有吴甲吞楚之效,盖此种文章,非为考生读懂而设计。更有甚者,仿阅读之结构,言辞,图作文之高分,则更加南辕北辙,缘木求鱼而已。请杀鸡诸位谨记(remember):这是考试,你只有13-15分钟做题,文章不是用来读懂的,对待难句最好的办法是考虑怎么不读,少读,而不是分析(analyze)。学术文章特点就是规范,层次清晰(clear),主题明确。我们一定要读出套路,尤其是文章观点的数量(quantity),这个直接关系到主题题怎么出。我们要把每段的层次的连词标记出来,我们还要知道每个层次的主题词是什么,周围有没有否定词(改善题),有没有褒贬的(态度题,应用题)。至于例子,也可以考虑不读或者少读,因为GRE阅读重点(key point)考观点,例子(example)是事实,事实(fact)记得越多,混淆信息(mixed information)越多,做题越慢,准确率越低。对于例子,只要记住位置(location)就可以,题目考到再看,不考坚决不看。以观点记例子,以观点分层次,以观点分逻辑(logic)关系。

  4. 如何看题(how to read questions)

  首先记住,先文后题。道理很简单(simple),你直接读题,根本读不懂。所以很重要的是搞明白两个问题(question),这个题目对应文章那个层次,考的是观点(opinion)还是例子(example)。题型很重要,意义在于告诉你正确选项的特征的如何定位(how to locate)。 

相关热词搜索:GRE 考试 特点
相关评论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我要链接 | 教育之声简介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0-2012 cedcm.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edu@cedcm.com.cn | 京ICP备12037710号-1 | 总机: 010-88687877 | 传真: 010-88682677
本网站所刊登的教育之声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教育之声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