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欢迎访问教育之声网
重要声明:
“教育之声网”推送文章除实在无法确认,我们均会注明作者及来源。部分文章或图片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将会在36小时内删除处理,特别感谢,也特别欢迎您的投稿。
滚动新闻:
最具幸福感学校候选单位:河南省内乡县实验初级中学
2012-08-23 16:47:12   来源:教育之声网   

河南省内乡县实验初级中学


  【学校简介】

  内乡县实验初中是县委县政府于2004年按照省级示范学校标准着力打造的品牌学校,位于县城西郊,占地158亩,建筑面积22000㎡。有36 个教学班,2100余名学生,146位教职工。教师学历达标100%,高学历达56%。其中,中学高级24人,省骨干教师16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8人。

  学校拥有一流的现代化教学设施。主体设施——办公、教学、生活、运动四区独立又交相辉映。物理、化学、生物、劳技等实验室,语音室、微机室、演播室、科技室、阅览室、音乐室、美术室一应俱全,体育设施能满足学生活动和正常教学需要。教室班班配有多媒体,教师人人配有电脑,学生随时都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学校开通了校园局域网,现为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基地。因此,被省市领导和社会各界誉为“规模宏大,布局合理,建设大气,设施超前,功能齐全的花园式现代化学校”。

  学校建立健全了与上级政策配套的比较规范、系统、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不断推进具有个性化和自主性的管理措施,使学校各项工作呈现出系统、有序、高效的局面;在加强师德建设中逐步凝炼出的“团结协作,甘于奉献,勇于创新,追究卓越”的实验初中精神,充实并提升了学校的文化内涵;形成并逐步完善的具有内乡县实验初中特色的“互动激趣教学法”,实现了教与学方式的重大突破,使内乡县实验初中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攀升;构建的课堂教育,环境熏陶,社会实践,劳动锻炼,团队活动相融互补的育人格局,致力于把每位学生培养成个性鲜明、诚实守信、勇于拼搏、敢于负责、有远大理想的、有创新精神的杰出公民,创造性的将德育工作系列化、课程化、生活化。

  【课程改革】

  深化课改,进一步完善互动激趣教学法

  在“走出去、请进来”,多策并举强化教师培训、更新教师观念的基础上,去年至今,内乡县实验初中把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在练好内功上下工夫,在精细优上做文章,在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上想办法,瞄准三位深化课改,进一步完善‘互动激趣教学法’”上来。

  1、“互动激趣教学法”初见成效 , 06年内乡县实验初中开始制定并实施“互动激趣教学法”,至今,学习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学困生几乎消失,辍学率流失率近乎为零。学生考试成绩,特优率、优秀率几乎与过去的优秀率、及格率持平,不及格现象基本消失。学生参加上级组织的各项竞赛,几乎囊括了全县所有一、二等奖。教育教学成绩显著提高。

  2、新教法实现了办学理念、教与学方式、评价体系的重大转变学校彻底改变了过去哪种急功近利的浅薄办学意识,逐步形成以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指导思想,大手笔构画学校发展蓝图,走内涵发展之路,从而实现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要求,高规格发展的办学目标;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而是与学生平等相处,以“三维”为目标指导学生,不断提升学生学习品质和综合素质;评价教师,不再是领导定优劣,成绩定输赢,而是由领导、同事、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评价,促使教师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评价学生,不再是一张试卷论英雄,而是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进行评价,重结果,更重过程。把评价实施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各项活动之中,从而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德育建设】

  全面育人,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

  坚持“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的教育思想,完善了学校、社会、家庭齐抓共管的德育网络,形成课堂教育、环境熏陶、社会实践、劳动锻炼、团队活动相融互补的育人格局,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强化德育,树立正确人生观 坚持课堂渗透与课外活动结合,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①学校定期举办法制教育讲座,增强全体师生的法制意识。结合《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学德育大纲》等德育文件,修订了《实验初中学生教育管理手册》。②举办了“崇尚科学、反对邪教”主题班会、千人签字、发倡议书、设宣传专栏等教育活动。结合“八荣八耻”教育活动,发放“八荣八耻”宣传卡片,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坚持利用每周一升旗仪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健全学生人格、强化爱国意识。③各班进行了“构建和谐校园”主题演讲比赛、开展了主题班会、出版专题板报、征集课间警示语、校园广播宣传“文明礼仪”知识等,取得了显著效果。④开展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演讲比赛;以《人民日报》“永远的丰碑”、“劳动者之歌”系列报道为素材,在全校学生中开展向英模人物学习和知识竞赛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英雄人物先进事迹教育。⑤设《文明学生标兵榜》,时刻树立学生榜样。呼应初中综合素质评价政策,制定了《实验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和评价细则》。建立《个人成长日志》。学生天天在成长日志中记录自己在学习、生活、品德等方面的表现,培养学生自立、自理、自律能力。通过这些活动,净化了心灵,升华了思想,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发挥了重要作用。

  2、搭建平台,提高文明素质 ①内乡县实验初中在认真贯彻执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过程中,印制了含《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校训、教风、学风等内容的书签2000余张,发给每一位学生学习。为检验学习效果,学校组织了文明用语知识竞赛,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②聘请南阳师院教授和知名作家做《中学生日常礼仪规范》讲座,从仪态、仪表、仪容、日常礼节和交际的礼仪规范五个方面对学生予以针对性指导教育。③开展文明处室、文明班级、文明宿舍、文明食堂的创建活动,天天检查、周周验收、月月评比。开展星级寝室建设。将规范整洁的内务整理和健康高雅的寝室文化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情趣。保持校园环境整洁,做到了无乱堆放、乱拉挂、乱涂写、乱张贴、乱停放、乱堆挖、随地吐痰及卫生死角等现象。④开展“地球——我们的家园” 主题班会活动;每年植树节学校发出学生了“每人养一盆花,每周浇一次树”的号召,培养了学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品德与行为,提高了绿色环保意识。

  3、社会学校家庭,携手构建德育网络内乡县实验初中有一支校外德育辅导员队伍。其中,部队官兵连续二年对内乡县实验初中新生进行军训,给学生以严格的组织纪律教育和国防意识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及自我磨砺意识;公安、司法部门的干部在学校法制教育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机关公委老干部的一次次讲座拓宽了学生视野,坚定了正确的人生方向。校外辅导员的参与,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呈现出多层次、全方位的新格局。和五个单位结成精神文明共建单位。通过定期的联系,广泛听取社会对学校工作的反映,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精神和物质保证。家长委员会的建立,家长学校的开办,“家长开放日”活动的开展,把学校教育延伸到家庭。引导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利用5月黄金周,组织全体师生参观内乡县衙博物馆、伏牛山地质公园博物馆,了解内乡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美好的自然风光,增强全体师生热爱内乡、建设内乡、美化内乡的意识。通过组织 “在困难中奋起”主题活动,激励了学生意志;“呵护生命”主题活动,让学生惜时如金、奋发拼搏;“人格的价值”主题活动,纯洁学生品质,净化学生心灵。每年寒、暑假,政教处要求学生发挥自身优势,走上街头,走进企业、单位收集资料,开展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利用母亲节,学校发出每周“为母亲洗一次衣服、给全家做一次饭、帮邻居做一件好事”的三个一号召,在道德实践中提高文明素质。

  4、营造高雅文化,开发学生潜能 为配合课改,内乡县实验初中在办好《实验初中简报》、《实验初中学生报》、“校园之声”、板报群等文化阵地的同时,将学生的优秀名言作为标语悬挂于校园的醒目地方,以此激励学生奋发向上。适时举办科技小制作大赛、古诗文朗诵赛、广播操大赛、“文明创建大家谈”比赛、普通话大赛、黑板报评选、班级文化创建评比等活动,为学生充分展示才艺、张扬个性创造条件。开设写作、英语爆破、体育运动、音乐、绘画、电脑制作等第二课堂,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如小实验、小发明、小制作、小调查等,以此开发学生潜能。仅写作兴趣班学生,每期发表在《作文指导报》上的习作就有20余篇。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对开发学生潜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办学成绩及荣誉】

  内乡县实验初中的办学特色和突出成就,赢得了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不少知名专家一致认为我校的课改经验“很值得推广”。教育教学质量是“值得探讨的现象”。其中,2010、2011连续两年培养出市县中招状元,且全县前10名学生内乡县实验初中能占4、5名。学校也先后荣获读书育人特色学校、中国和谐校园之星、改革三十年基础教育特色30校等国家级荣誉8项,四五普法先进单位、卫生先进单位、文明单位等省级荣誉11项,文明标兵学校、南阳特色名校等市级荣誉26 项,县级各种荣誉86项等。中国教育网、河南教育网、《中国教师报》、《青年导报》、《教育时报》、《南阳日报》等10余家媒体对我校发展做过专题报道。实验初中为内乡创建全省教育先进县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关热词搜索:河南省 乡县 实验 中学
相关评论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我要链接 | 教育之声简介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0-2012 cedcm.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edu@cedcm.com.cn | 京ICP备12037710号-1 | 总机: 010-88687877 | 传真: 010-88682677
本网站所刊登的教育之声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教育之声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