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欢迎访问教育之声网
重要声明:
“教育之声网”推送文章除实在无法确认,我们均会注明作者及来源。部分文章或图片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将会在36小时内删除处理,特别感谢,也特别欢迎您的投稿。
滚动新闻: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抢红包 在线咨询 你家娃娃这样玩微社交吗
2015-06-02 09:47:15   来源:扬子晚报   

  【教育之声网6月2日消息】谁是“刷屏”主力军?“00后”!打电话、写信、串门、一起去郊游……这些80后儿时主要的社交方式早已式微。当00后乃至10后开始构建他们的朋友圈,沟通方式变得“扁平化”了。据广东省对1年级至6年级少年儿童的调查数据显示,微信、微博和QQ已成为当下儿童很重要的交流渠道,其中儿童微信拥有率为55.1%,而58.1%的儿童拥有微博,这一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那么在00后的朋友圈里,他们都在跟谁“微社交”,又都关注哪些话题呢?

  “低幼版”儿童微社交

  ●亲朋好友是他们的社交对象,抢红包与视频是最重要的事

  今年读一年级的Vito早在五六岁的时候就有了自己的微信号。但他微信号通讯录里的全都是亲戚、父母的朋友以及朋友的父母。因为跟他同龄的孩子有自己独立微信号的人并不多。卢女士有一个7岁大的女儿,她一上小学就开始玩微信。微信对于她而言,把远在老家的亲朋好友都拉在了一起,有时候可以视频聊天,而逢年过节的时候,她更是对抢红包相当热衷。不论是参与抢红包大战,或者是直接发微信讨红包,红包似乎成为儿童微社交与成人微社交完美的嫁接点,也成为很多低幼小孩接触到微信的启蒙点。

  ●各种表情、字母数字以及怪异象声词是他们的独特语言

  对于低幼孩子而言,语音对话基本上聊不到十句,他们就没有耐心继续下去。而乱按各种键以及发各种奇奇怪怪的表情,是他们的最爱。如果说微信对于成人是一种高效的沟通手段,则对于低幼的孩子而言,很多时候就是画板、就是复读机。

  “成熟版”儿童微社交

  ●用微信主要是方便了解资讯

  某外国语实验学校六年级的小张说,她用微信主要是上面有很多的资讯信息可以了解到——时事新闻、宠物、购物、旅游……她还关注了20多个微信公众号,如“英国那些事”。她自己也经常会在微信上发学校刚刚开幕的艺术节、班里有什么好玩新鲜的事情等。“发之前也会考虑,发出去的话父母会怎么想。”小张笑称,她觉得把父母给屏蔽了也不好。

  对于玩微信会不会影响学习的问题,小张说一般不会,因为主要还是用来交流和沟通,关键是看自己如何使用和自己的自控能力。

  ●除了和家人联系,微信还可转发有趣话题

  某外国语实验学校六(5)班的小温说,五年级下学期她就有了微信号。那时没有手机,只有iPad,打不了电话,就下载了微信注册了微信号。微信朋友圈只有30个左右的好友,自己的同学、家长以及小时的玩伴。她发的内容主要是作业,笑话,再就是和同学的交流。她认为,微信的好与坏,关键还是看自己。“微信不像游戏,容易沉迷的”。

  如何把控儿童微社交

  ●初期耍赖或以身作则

  儿童配智能手机的还不多,学校里更常见的是儿童手机。如果他耍赖要玩大人手机,那你也耍赖,设密码、谎称手机坏了或者说今天朋友圈故障……初级阶段,能耍赖就耍赖,更可以以身作则,大家都少玩点,互相陪伴对方。

  ●直接略过微社交

  孩子们在微社交里玩的东西其实不像大人那么细腻,玩出了各种工作分享、心灵感悟或者时事针砭,更多无非聊聊心情,某种青春萌动情愫,没必要条条逼问。看到某一阶段伤感太密集可以适当聊天。更多时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谁都知道,他更多的时间是坐在学校里听课的。

  ●时间控制,偶尔“唐僧”

  孩子如果手机玩微社交时间过长肯定会影响学习效率,一般是需要“时间管理”的,比如规定,只能睡前十分钟看看搞笑视频,放松一下就睡觉。如果临近段考或者期末考,肯定一个月是不可以玩手机的。寒暑假可以稍微松动一点,每天按照规定时间玩,形成规矩,自然也不被讨厌吧。当然,不反对你做做唐僧,偶尔发送你认为重要的突发新闻、教育文章或者他感兴趣的课外类知识,虽然悟空会烦,可始终逃不过你的手心呀。

相关热词搜索:红包 社交 在线咨询
相关评论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我要链接 | 教育之声简介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0-2012 cedcm.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edu@cedcm.com.cn | 京ICP备12037710号-1 | 总机: 010-88687877 | 传真: 010-88682677
本网站所刊登的教育之声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教育之声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