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欢迎访问教育之声网
重要声明:
“教育之声网”推送文章除实在无法确认,我们均会注明作者及来源。部分文章或图片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将会在36小时内删除处理,特别感谢,也特别欢迎您的投稿。
滚动新闻:
首页 > 要闻 > 正文
人社部新媒体主持专项培训第七期开始报名啦
2015-04-27 10:29:04   来源:教育之声网   

  【教育之声网4月27日消息】每天,发帖子、转微博、评新闻已成为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在不断地发展壮大,人人都可以成为媒体人,人人都是新闻传播者。当信息变得杂乱之后,媒体工作者需要怎么做呢?我们要如何树立起一个正确的价值方向支撑起传统媒体的发展?作为一个合格的准媒体人,我们需要在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自己的思想内涵,用心发声。
 


 

  媒体时代主持人更应“走心”

  新媒体是什么?自媒体又是什么?其实,我们每个人手拿相机、手机,拍照发微博、发微信,这就是一个信息传播的过程,我们就是新媒体时代的传播者。简单来说,就是人人都是麦克风,人人都是记者。这种媒介基础凭借其交互性、自主性的特征,使得新闻自由度显著提高,传媒生态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转变。

  在自媒体时代,灾害面前的个体自我动员能力迅速提高、经济收入的增长,又使个体行动能力大幅提高。但相应社会组织能力仍停留在低水平,政府与民间互信程度却在下降。这就是现在很多人不相信传统媒体,总觉得它是表面性的,其实它比我们内质,所以我们要走心,英语里有个单词persona是面具的意思,就是我们的个人形象,性格形象,人格形象,但我们都不能忘了它的源根词person是人。

  现在的媒体是人的媒体,我们要考虑更多的是由心所想。传统概念上走心是指开小差,心不在焉,但是我们现在很多人愿意把走心理解为感情由内而外,从心底有感而发,放在心上,顺应自己的心。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自媒体,我们都需要走心传播,用心灵去感知我们身边的事件和人。

  自媒体时代下的传统媒体

  很多人会认为,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会给传统媒体重重的一击,很有可能传统媒体就消失了。然而就从目前,传统电视节目的一些转型变化可以看出,自媒体可以促进它更有效地发展,使它与时俱进,就比如原来的新闻联播,也没有那么周正了。现在新闻联播的很多新闻画面,也不是那么单一了,开始注重大家的声音,注重观众的要求和老百姓的想法。

  其实新旧媒体相互竞争是相辅相成的,是一个很好的阶段。这样的全媒体时代才会更立体,更综合。自媒体时代,灾害面前的个体自我动员能力迅速提高,经济收入增长,也使个体行动能力大幅度提高。但相应社会组织能力仍停留在低水平,政府和民间互相相信的程度却在下降,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意去吸收传统的东西的原因。

  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10月15号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说:“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它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这些东西也是传媒未来的发展方向。

  如何走心?

  走心,就是心要走动起来,立体起来。心只有走动起来才会更健康,会往前走。而过心,却只是闲聊两句,转头就会忘记,不会有自己的思考,不会有延展的东西。作为一个真正优秀的主持人,到舞台上的时候,实际上是他去把控舞台,而不是导演。对于主持人来讲,那一刻踏上了舞台,一切节奏实际上是要跟着他走的。有时节目会有一些意外,与计划好的东西有一些偏颇,此时主持人就是导演。你的综合的思维、把控的能力,就是控制全场,调动所有工作人员的最好的工具。所以,主持人除了真我和非我以外,更要走心。

  “居正出奇,智造传播”

  以“中国好声音”为例,尽管还有种种的非议,但是它敢为天下先,体制是很活跃的。这也是它被大多数观众所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现在的传统媒体在居正的同时必须要出奇,以奇致胜。至于“智造传播”,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智”,除了指我们的小聪明之外,也与走心相关。

  传媒人必须用你的心,你的灵魂,你的智慧,一种以情感搭建的智慧去制造传播。只有这样,再去做一些新的样态的节目的时候才不只是去抢夺观众的眼球,而是会有它自己的人文关怀。再说回“中国好声音”,虽然我们看见的是歌手在台上唱歌,但是它的核心,它的“智”还是讲了很多的故事,很多很励志的人物。他们从一开始的坎坷到最后能在这个舞台上绽放。所以一个成功的节目背后,需要媒体去放低姿态,去与每个参与者交流,将他们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

想要走心?新媒体主持培训开始啦!凡参加培训并经考核合格者,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培训中心颁发“新媒体主持人岗位能力证书”,证书信息可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培训网查询。​第七期课程启动报名,欲了解详情并报名,请咨询电话:010-88687877

相关热词搜索:人社 专项 媒体
相关评论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我要链接 | 教育之声简介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0-2012 cedcm.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edu@cedcm.com.cn | 京ICP备12037710号-1 | 总机: 010-88687877 | 传真: 010-88682677
本网站所刊登的教育之声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教育之声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