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欢迎访问教育之声网
重要声明:
“教育之声网”推送文章除实在无法确认,我们均会注明作者及来源。部分文章或图片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将会在36小时内删除处理,特别感谢,也特别欢迎您的投稿。
滚动新闻: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改造一言堂 北大小班撬动创新人才培养
2015-01-26 09:15:26   来源:光明日报   

  【教育之声网1月26日消息】独立思考、批判思维、个性发展——这些创新型人才必备的要素,如何通过大学的教育传递给学生?北京大学的做法是改造课堂,将传统的灌输式“教师一言堂”改造为由院士、知名教授领衔的“小班课教学”。

  作为两年来北大最重要的本科生教学改革,“小班课教学”试点工作是2012年3月由现任北京大学校长,时任北大常务副校长的王恩哥院士在北大本科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会议上代表学校提出的。从目前的进展来看,这一在本科生课堂上进行的变革,正在深刻地改变北京大学,也将为高等教育如何提高质量提供借鉴。

  什么是“小班课教学”

  大量阅读经典推动学生独立思考

  从北大试行两年的情况来看,“小班课教学”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是非常有意义的。

  法学院的“小班课教学”课程法理学有着“法理猛如虎”的名声,原因是教授强世功围绕着课程相关的专题,布置了大量不同时代、不同派别并涉及法学、历史、政治学、哲学等多个学科的经典文献,以供学生课下阅读并完成读书报告,选课的学生半年要写10多万字的读书报告。

  在哲学系,先后开的“小班课教学”课程“西方人文经典”“《四书》精读”“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哲学导论”“宗教学导论”非常强调学生要进行大量的经典文献阅读。

  不仅是人文学科,物理学院、化学学院的小班课都要求学生大量阅读文献。大量阅读经典和文献,在导师们看来益处很多。

  强世功教授认为,大学的重要功能是延续人类的精神文明、提高人生的精神品位,而这一切必须通过阅读经典来引导,让同学们开始关注自己的灵魂。超越功利性与实用性的人文教育与大量人文社科经典文献的阅读,可以使学生更完善地认识这个世界,进而培养学生独立的思想与完整的人格。

  哲学系宗教学系副主任吴飞表示,在国外,学生除了听课,每周都要读一本三四百页的书,然后通过研讨透彻了解学习的内容。反观我国,很多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背一些死板的概念,实际上一部原典都未曾读过,更没有认真思考过问题。细读文本,可以促进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深入思考,并在长期的研讨后,在阅读、思考、讨论和写作等多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

  量子力学小班课教授刘玉鑫表示,物理学院的教学目标是培养一流的创新人才,其中最重要的是批判思维。课堂研讨鞭策学生们自主学习量子力学知识,阅读大量国际国内学科前沿文献是他们自主学习的最重要渠道。化学学院副院长裴坚也认为,学生积极阅读文献,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质疑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同学们也真切地感受到从大量阅读中受益匪浅。学生张赛磊说:“收获巨大,我养成了很好的阅读习惯,并且发现自己是有时间、有能力去读很多书的。”学生蔡心怡则表示:“通过阅读经典,我发现只有接触最源头的东西,才能够更为深刻透彻地看待问题。”

  深度研讨推动批判性思维养成

  物理学院选定量子力学作为小班教学课程,因为这是物理最难、最基础的课程之一,是一个正在发展的领域,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讨论,也拥有更大的创新空间。针对这些特点,刘玉鑫教授认为课堂上教师应以引导和辅助为主:“大课课堂通常由教师主导,更多讲述别人的观点。但将已有知识讲清楚对培养创新人才是不利的,至少应该再往前走一步,告诉学生所学的知识的适用范围、成立条件,引导学生在基础与前沿之间建立桥梁,那么学生自己便会干活了。”

  量子力学“小班课教学”注重研讨课,考核中分数的50%由学生在课堂发言的踊跃程度决定,其次考察对问题的表述能力,主要关注学生的进步幅度,再次对讨论问题的前沿性有一定的考量,但比重较小,不做硬性要求。这就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量子力学知识,他们在课堂上积极讨论,主动参与意识增强。有一次,刘教授在推导公式时,写到一半推不下去了,有同学就自告奋勇,主动上前尝试,结果正确完成推导。

  化学学院也是选取本科生基础课程“无机化学”作为“小班课教学”课程,由高松院士主持、严纯华院士授课,十多位优秀教师共同参与教学。裴坚教授说:“从中国的高考走过来的学生,步入大学后还是难以改变高中固有的思维模式,不敢怀疑,不会提问。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小班课教学’的方式,让学生突破固有的思维局限,在未知的知识和实践领域提出问题,并学会对已有信息进行分析和关联,形成自己独立的看法和观点,使学生在四年的学习中从一名知识的接收者真正蜕变成为未来知识的创造者。”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小班课教学”是大二学生的基础核心课程“计算机系统导论”,学生孙然这样总结自己的小班课:虽然课程作业负担重,任务量大,有时一个实验可能会花费课下七八个小时,但同学们往往收获颇丰。更重要的是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浓厚的自主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起到了“课虽虐,但学生却贪学”的良好效果。

  其实,“小班课教学”的模式早已被世界一流大学广泛采用。2010年,美国哈佛、耶鲁两所大学开设的全部课程中,75%的课程都采用20人以下规模的小班教学课程,在斯坦福大学和芝加哥大学,这一比例分别达到72%和73%。

  当然,“小班课教学”不仅是把课堂上的学生人数降下来那么简单,与小规模相适应的是一场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革命。与传统课堂相比,从北大进行的改革来看,首先,它不是一两节讨论课或是研讨环节,而是各个院系低年级一门正式的基础课,如《量子力学》《无机化学》等。

  其次,它在教学模式上强调师生互动,共同学习知识;在教学内容上紧跟学术前沿,增加课程的挑战性;加重平时学习成绩的权重;教师有固定坐班答疑时间。总之,改变过去教书和读书的分离状况,提倡师生切磋交流。

  最后,它对师资力量的要求非常高,没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和教学修养,驾驭总是处在交流互动中的课堂是非常困难的。北大此番为“小班课教学”上阵的多为院士、千人计划学者、教学名师、长江学者、杰青基金获得者等。

  “小班课教学”不仅是人数低于20人的小班,它分为3个课堂,采取大班授课(每周2~4学时)、小班研讨(每周两学时)、一对一答疑(授课老师每周固定两小时答疑时间)相结合。如此设计的目的在于鼓励互动交流,强调启发式讲授、批判式讨论和探究性学习。教师不再只是课堂的唯一主导和知识的传授者,学生也不再只是课堂的被动接受体和知识的学习者,师生双方共同分享知识,探索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内在潜力。

相关热词搜索:一言堂 小班 人才培养
相关评论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我要链接 | 教育之声简介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0-2012 cedcm.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edu@cedcm.com.cn | 京ICP备12037710号-1 | 总机: 010-88687877 | 传真: 010-88682677
本网站所刊登的教育之声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教育之声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