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欢迎访问教育之声网
重要声明:
“教育之声网”推送文章除实在无法确认,我们均会注明作者及来源。部分文章或图片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将会在36小时内删除处理,特别感谢,也特别欢迎您的投稿。
滚动新闻:
首页 > 校园之声 > 正文
智慧老爸“智斗”倔强儿子
2013-07-04 09:20:44   来源:教育之声网   

  接受晚报记者的采访,关于暑假期间如何防止孩子上网玩游戏的话题。采访我的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说起了自己的儿子,其实,在很多场合,虽然开始交流的话题并不是孩子,但是,最后都会跑到这个话题上。这也说明了孩子的教育是每一位父母都很关切的问题,大家在一起会相互“取经”,共同探讨教子心得。

  记者的儿子已经读高二了,爱好打篮球,学习成绩相当不错,身体素质也很好,打篮球曾有一段时间几乎进入痴迷的状态。这位记者父亲说了两件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事情。

  打篮球惹下亲子“斗争”

  第一件事就是打篮球,孩子在高一的时候天天打篮球,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从班级里前十名一下就落到了近四十名,这让爸爸感到有点不可思议,心想这样下去可不行。于是,就开始找机会给儿子“谈心”,采用将心比心的方式,对儿子说:“干什么吆喝什么,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工作,我是记者要采访、写报道,妈妈也有妈妈的工作,你的工作就是学习,不管有什么事情都不能耽误了自己的工作,你把大把的时间都用在了打篮球上,是不是有点太过分了?成绩下滑‘突飞猛进’,你还好意思天天去打球?”。

  但是,孩子却不认老爸那一套,并且振振有词,父亲的“攻心术”没有起到效果,孩子还是照样我行我素,这可把父亲给气坏了,“行,你小子翅膀硬了,我说不了你,也管不了你了,随你的便吧,你愿干嘛,就干嘛吧!”。

  接下来的时间,爸爸和儿子开始了冷战,这位爸爸每天回到家中饭也不吃,话也不说,倒头便睡,不理儿子,儿子也不主动和他说话,就这样一个星期过去了。

  儿子终于忍耐不住了对妈妈说:“妈妈,我也不吃饭了”。

  妈妈问:“为什么不吃饭?”。

  “你看看他,每天到家里什么话也不说,饭也不吃,他不吃,我也不吃了”儿子说。

  妈妈劝说道:“事情本来是你做的不对,你给爸爸道个歉,就没事了。”

  “我才不给他道歉呢,我凭什么道歉啊?”儿子反驳道。

  又过了几天,这位爸爸下班回家,一进屋,儿子主动地打了个招呼:“爸爸,回来了?”

  “嗯,回来了!”爸爸回应了一下。

  就这样父子两个人的“冷战”宣告结束了,打篮球风波也算是“风平浪静”“雨过天晴”。经过这次“冷战”,孩子打篮球的时间明显的减少了,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了学习上。其实,这位父亲是非常开明的,也很支持儿子打篮球,曾托朋友在国家篮球队给儿子买回一只篮球。

  儿子多次要离家出走,父母为其打点行装

  离家出走,是孩子们的“杀手锏”,这一招让很多父母都会在孩子面前挂上“免战牌”。可以说,有的孩子利用这招乐此不疲,一遇到和父母发生不愉快的事情,就会利用离家出走来威胁父母。

  这位记者爸爸也说到了自己儿子几次离家出走的经过。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情绪波动比较大,稍有不如意就会发脾气,并且还要离家出走,妈妈一听儿子要离家出走,赶紧拉着儿子,好说歹说算是把要出走的儿子挽留住了。但是,下一次发生冲突,儿子又使出这一招,并且一次比一次闹的凶,每当紧要关头总会妈妈出来调停,说:“儿子,你可不能离家出走啊,外面太危险了,遇到坏人怎么办?之类的话来哄劝儿子”。

  就这样儿子每一次都会大获全胜,在亲子相互“较量”中,孩子把住了父母的“脉搏”,只要自己亮出离家出走这一招,意愿就能达成,儿子享受着离家出走带来的“战利品”,可是,这一招可把爸爸妈妈给折磨坏了,明知道一些事情不能答应儿子,明知道一些事情是孩子的不对,但是,从内心里还真的害怕孩子离家出走,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万一出点什么事,那还了得,于是,一次次的妥协,让儿子有点骄横跋扈。

  这位记者爸爸也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如果再这样下去,儿子就会变得不明事理,更加不可理喻。夫妻两人经过一番周密商讨,要“将计就计”改掉孩子“离家出走”的坏习惯。孩子又一次要离家出走,妈妈再也没有像以前那样拉着孩子进行“挽留”。

  爸爸说:“既然你非要离家出走,这么喜欢离开爸爸妈妈,那么你就走吧,你也长大了,到外面去闯一闯,也就知道生活的不容易了。在外面遇到困难,想回家的时候,我和你妈妈随时接纳你”。妈妈在一边给孩子收拾衣服,并且对孩子说:“带上你的水杯,别忘了喝水,给你拿了两件厚衣服,冷了不要忘了穿。”

  爸爸最后问:“还要点钱吗?”

  “给我二百吧”儿子没有底气地说。

  就这样孩子真的离家出走了,孩子走的日子正好是周六、周日,两天不上课。其实,孩子离开家之后直接去了姑姑家,并且嘱咐姑姑不要给爸爸说。孩子的姑姑偷偷地打了个电话,要爸爸把孩子接回家,爸爸坚定的说:“让他自己回来,绝对不去接他。”

  这一次,儿子终于“失败”了,自己回家了。

  在经过多次的较量后,爸爸、妈妈已经精疲力竭,答应孩子离家出走也是无奈之举,但是,在孩子走之前,并没有骂孩子,也没有恶语相向,而是,给予情感上的支持,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会想到父母的好。

  坚持对的,让孩子在问题中成长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是感性大于理性,孩子一哭,二闹,三打滚,父母就会妥协,就会做出让步,完全没有了原则。不管孩子的要求合不合理,也不在乎,一味的迁就,会造成什么不良后果,只要是孩子高兴,父母就会尽量满足,这种不分是非曲直的爱,会扭曲孩子价值观的形成,让孩子的认知发展走上不良的轨道。

  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只要是对的事情,一定要坚持到底,不能妥协,否则,父母的妥协将会成为对孩子的伤害。比如:孩子看电视、玩电脑到了规定的时间,父母就要果断的叫“暂停”,不能因为孩子的苦苦哀求就“心太软”;当孩子只吃肉不吃青菜的时候,父母就要狠下心来“割肉”,不买或者少买肉类,让孩子养成合理膳食的习惯。生活中类似的情况比比皆是,有多少父母因此而焦头烂额,其实,只要父母能够坚持做的对事情,这些问题都能够解决。

  家庭是感性的,教育是理性的。在感性的环境里实施理性的教育,势必会有冲突,这就需要做父母的通过不断的学习,把握住“火候”,在问题中不断的提升自己,让孩子也能通过问题的解决得到成长。

  记者爸爸最后说:“教育真是一门学问,真是慢工出细活,急不得,我也曾为了孩子的问题大发雷霆,困惑过,教育一个孩子真的很不容易。不过现在孩子变化很大,通过这两件事,孩子也懂得了很多,也学会了很多。”

相关热词搜索:智慧 老爸 智斗
相关评论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我要链接 | 教育之声简介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0-2012 cedcm.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edu@cedcm.com.cn | 京ICP备12037710号-1 | 总机: 010-88687877 | 传真: 010-88682677
本网站所刊登的教育之声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教育之声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