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欢迎访问教育之声网
重要声明:
“教育之声网”推送文章除实在无法确认,我们均会注明作者及来源。部分文章或图片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将会在36小时内删除处理,特别感谢,也特别欢迎您的投稿。
滚动新闻:
2013年北京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文字版)
2013-06-28 09:35:15   来源:教育之声网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30分)

  26.(6分)碳元素是组成许多物质的基本元素。

  (1)下列含碳元素的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碳酸钙 B.乙醇(C2H5OH ) C.二氧化碳

  (2)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 和天然气,它们都含有碳元素,其中天然气的主

  要成分是 (写化学式)。

  (3)很多天然矿石中含有碳元素,菱锰矿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锰( MnCO3),其中锰元素

  的化合价 。

  (4)在 440℃和高压条件下,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金刚石(C)和碳酸钠,该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如下图所示),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

  弹性好。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

  状。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具有吸附性

  B.可重复使用

  C.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

  27.(5分)人类维持生命和健康必须摄取食物。

  (1)下列食物富含糖类的是 (填字母序号)。

  (2)饼干中常添加碳酸钙,其作用是 。

  (3)化肥对提高粮食产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尿素[ ]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工业

  上生产尿素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尿素由 种元素组成,属于 (填“氮”、“磷”或“钾”)肥。

  ②生产尿素的反应中,A与 B的质量比为 。

  28.(6分)水是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之一。

  (1)“水”有很多种。下列“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河水 B.自来水 C.矿泉水 D.蒸馏水

  (2)电解水可证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水是重要的溶剂和化工原料。氯碱工业以饱和食盐水为原料获得烧碱等化工产品,

  反应原理为: 。

  ①20℃时,NaCl 的溶解度是36 g。该温度下,饱和食盐水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

  为 。

  ②烧碱可用于处理硫酸泄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水在化学实验中具有重要作用。将铁丝放在潮湿的空气中(如

  右图所示),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导管内液面下降,导管口有

  气泡冒出,关闭 K。请解释导管内液面上升和下降的原

  因: 。

  29.(6分)铜是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之一。

  (1)下列铜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填字母序号)。

  A.铜质奖牌 B.铜导线 C.铜火锅

  (2)“湿法炼铜”的原理是硫酸铜溶液与铁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利用废旧电池铜帽(含 Cu、Zn)制取海绵铜(Cu),并得到硫酸锌溶液,主要流

  程如下(反应条件已略去):

  已知:

  ①过程Ⅱ中分离操作的名称是 。

  ②过程Ⅲ中有气体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A~E 中含铜、锌两种元素的物质有 (填字母序号)。

  30.(7 分)现有四只烧杯,分别盛有稀盐酸、饱和石灰水、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并向其

  中滴加了酚酞或石蕊溶液(如下图所示)。

  已知: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选用下列药品继续实验:铁、氧化钙、氧化铁、稀盐酸、饱和石灰水、碳酸钠溶液请依

  据实验回答问题:

  5 (1)B 中溶液是 。

  (2)取A 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甲,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则甲是 ,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取C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乙,溶液变浑浊;再加入丙,又变澄清,且由红色变

  为无色,无气泡产生,则乙的化学式为 。

  (4)取D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丁,溶液变浑浊;再加入丙,又变澄清,且由红色变

  为无色,同时产生气泡。

  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溶液变浑浊的原因: 。

  ②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组成为 (写出所有可能)。

相关热词搜索:中考 2013中考 北京中考 中考化学
相关评论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我要链接 | 教育之声简介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0-2012 cedcm.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edu@cedcm.com.cn | 京ICP备12037710号-1 | 总机: 010-88687877 | 传真: 010-88682677
本网站所刊登的教育之声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教育之声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