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欢迎访问教育之声网
重要声明:
“教育之声网”推送文章除实在无法确认,我们均会注明作者及来源。部分文章或图片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将会在36小时内删除处理,特别感谢,也特别欢迎您的投稿。
滚动新闻:
首页 > 要闻 > 正文
聚焦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 寻找创新的“金钥匙”
2012-11-23 09:15:23   来源:人民日报   

  聚焦高校创新文化与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寻找创新的“金钥匙”

  

  沈阳建筑大学信息与控制学院的学生演示自己研制的排爆机器人。柳海洋摄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下一阶段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战略性目标和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关切。综观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许多国家的大学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作为重要任务和目标。

  为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从本周起,本刊推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系列报道,结合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实践,探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热点话题,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建言献策。

  ——编者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十八大对教育改革提出的明确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突破口在哪里?创新思维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这是几道高校自主招生考试面试试题:“圆锥面上任意两点有没有最短距离?如果有,最短距离是什么?在圆柱面上呢?”“如何证明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这是一幕大学内的授课场景:授课教师带领同学做了一个生日悖论的游戏,首先让同学们将自己的生日写到一张卡片上,然后老师将同学们的生日一个一个写到黑板上,每写完一个生日就让同学们猜,下一个出现的生日是否会与前面的生日相同。游戏结束后,老师为大家讲解有关概率的知识。

  显然,这样的面试题目与授课形式,都旨在探索创新人才的选拔与培养。近年来,许多高校都积极开展了以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为主题的教育教学改革,进行有关创新教育的实践性探索。

  学生的创新思维哪儿去了

  “请根据你的理解,谈谈牛顿的伟大之处。”当来自各地区、各中学的优秀学生面对这道某重点高校的自主招生面试试题时,多数人都未能表现出思维的活跃与发散。“牛顿的伟大体现在牛顿三大定律”,“牛顿的伟大,体现在他去思考了苹果落下这样一个被很多人忽视的物理现象”成为绝大多数学生的答案。

  “学生们掌握了老师教授的,却并没有主动思考老师没有教授的,学生们知道了‘然’,却很少主动去思考‘所以然’。”某国内知名高校主管招生与教学的副校长如此评价。

  这样的评价在近日的一项调查中得到了印证:日前,西安交通大学在6个行业200多个企业调查企业对应聘大学毕业生60项素质的满意度。包括解决问题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执行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表达能力、理解力、责任感……调查数据显示,企业的期望值为8.90,但企业对毕业生的实际评价仅为3.51。在这60项素质中,创新能力、发现问题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成为不少大学生的“短板”。

  对此,苏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副教授蒋晓虹分析:我们的教育体系建立在“寻找正确答案”这种观念的基础上,很多人因犯错而深感不安。学生“学答”,而不是“学问”。从儿童时期开始,我们接受的教育就是:标准的答案是好的,其他答案是不好的。这种价值观深深地植根于大多数学校的奖励制度中。由此,我们学会了尽可能地按既定标准行事,“不要犯错误”。有了这种观念,学生们就不太愿意去冒险,不敢尝试新事物了。

  蒋晓虹还谈到,我们的教育体制使受教育者通过应试获得分数以求升学,而应试体系主要是以教授人们寻找“一个标准答案”为方向的。一个人大学毕业时,他(她)可能已经参加了2600多次大大小小的考试和测验,往往在学会了如何找到唯一正确的答案的同时,丧失了寻找其他正确答案的能力;在学会了怎样做到更具体、更明确的同时,丧失了发散思维和想象力。寻找“一个正确答案”这种教育方式在我们的思想中已根深蒂固。

  “如果爱因斯坦活在中国今天的高校科研体制内会怎样?”十八大代表、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张学记提出一个耐人寻味的设问。他说,中国科技创新不足还要从体制上找原因,落脚到教育,诸如在核心期刊发论文的硬指标等规定束缚了高校学生和教研人员的冒险精神。没有完成论文指标的博士生毕不了业,科研人员评不了教授,而做一个创新性的科研项目可能花三年也不一定能出成果。

  培育创新思维生长的沃土

  “哈佛最值得夸耀的,不是获得了多少诺贝尔奖、多少总统,而是使进入哈佛的每一颗金子都发光。”这是哈佛大学校长在学校350周年校庆时的感慨。

  放眼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全球最好的大学,办学思想都是致力于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励个人的创造精神。“相比之下,目前国内高等教育大多以培养高学历人才作为教育的唯一目标,很多高职院校追求的目标往往是‘升格’为本科院校,分配制度中间也多有获博士学位的工资待遇高于获硕士学位的规定等。我们的大学理念,在社会环境、教育制度、劳动人事制度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显得功利而且苍白。”有专家分析指出。

  回归教育的本质,倡导大学的创新文化,为创新思维提供生长的土壤,这是很多专家学者的共识。蒋晓虹认为,大学教育改革,就是要回归教育的本质,而核心是对于“人”的关注,以培养具有独立心灵的自治的个人为目的,尊重学生的丰富性和差异性。

  “传统的做法是强调教,自上而下地推动,教师主动,学生被动。改革之后的做法应该是强调学,自下而上地拉动,学生主动,教师只是帮助和引导。”北京交通大学教授查建中也指出,“大学最好的利用教学时间和资源的方法是基于项目的研究型学习,学生以团队形式研究问题,自学相关的知识以解决问题,然后与教师讨论难点。在此过程中,重要的不是解决了一个具体的问题并由此掌握了相关的知识,而在于学会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获取知识、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知识、与人沟通、团队合作。”

  查建中强调,“如果大学四年期间几十门课都是这样基于不同的项目和问题反反复复做训练,毕业时怎会没有能力呢?”

  有这样一段话发人深省:“大学是一种特殊的学校。学生在大学里不仅要学习知识,而且要从教师的教诲中学习研究事物的态度,培养影响其一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大学生要具有自我负责的观念,并带着批判精神从事学习,因而拥有学习的自由。”

  黑龙江省教育厅厅长徐梅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难点,也是关键点。遵照十八大精神,创新人才培养要尊重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改革创新,优化培养方式、成长环境,推进内涵式发展。因此,必须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健全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突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

  让最好的学生“冒”出来

  学生的头脑是火把而不是容器,需要的是点燃而不是“填鸭”。提及大学创新人才培养,不能忽略国内几所高校人才培养实验班的探索与实践。

  自1978年中国科技大学创建“少年班”以来,国内大学从未停止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据统计,在教育部直属的70余所大学中,创办人才培养新型学院或各种实验班的有34所。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武汉大学弘毅学堂等是国内重点大学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典型代表。

  这些致力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实验班做了一些共性的探索与努力:在培养模式上,“低年级通识加基础教育,高年级通识加宽口径专业教育和分流培养”;遵循“选择优生”原则,“优选优育”;给予学生较大自主选择权,选学科、选专业、选导师、选课程;为实验班配备了优秀师资;与国外一流大学建立联合培养机制,拓展和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让最好的学生‘冒’出来”成为很多高校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实践思路。选拔最好的学生、配备最好的教师、提供最好的条件,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成为各个实验班的总体特点。

  那么,该如何评价这些实验班的成效?兰州大学教育学院李雄鹰老师给予了积极的评价,“重点大学人才培养实验班建设的举措不仅促进了自身的人才培养改革,对国内其他高校也发挥了促进和借鉴作用。”

  但宁波大学吕慈仙、杨桂珍等几位老师则分析指出:创新人才所需要的创新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仅依靠几门创新课程或几项课外实践显然不够。创新人才培养是个系统工程。学校如何给学生提供很好的政策和环境,教师如何通过高水平的科研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素养。综合试验班需要进一步探讨如何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融入到教育教学各个方面。

  兰州大学党委书记王寒松指出,对于学校所处的发展阶段应当有清醒的认识。同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相比,一些高校在队伍稳定、经费筹措等方面仍存在困难。在十八大倡导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背景下,这些都需要通过教育综合改革,为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创造条件。

  寻找创新的钥匙,从培养高校的创新文化与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始,前方的路依旧漫长。(记者 赵婀娜)

相关热词搜索:聚焦 大学生 创新思维
相关评论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我要链接 | 教育之声简介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0-2012 cedcm.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edu@cedcm.com.cn | 京ICP备12037710号-1 | 总机: 010-88687877 | 传真: 010-88682677
本网站所刊登的教育之声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教育之声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