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欢迎访问教育之声网
重要声明:
“教育之声网”推送文章除实在无法确认,我们均会注明作者及来源。部分文章或图片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将会在36小时内删除处理,特别感谢,也特别欢迎您的投稿。
滚动新闻:
家长联名拒绝自闭症男孩入学
2012-09-20 13:54:51   来源:教育之声网   

  【教育之声网9月20日消息】这是一个充满悲伤的故事

  深圳自闭症男孩李孟渴望走进课堂遨游知识海洋

  但他已是第四次被拒绝在普通学校的校门之外

  他弹得一手好琴,却无法打动老师、同学及其家长

  他的琴声悠扬,却充满了孤独

  没有人懂得他的寂寞

  没有人,懂得他曲子里的孤独与寂寞

  手指轻巧地跳跃在黑白琴键上,身体随着旋律轻轻摆动,似乎整个世界只有他一个人。李孟的钢琴已经弹到了7级。《夜曲》的旋律将整个房间笼罩起来,有种淡淡的忧伤。

  郝楠说,没有人懂得他曲子里的孤独与寂寞。

  曲罢,李孟站起来,用不标准的普通话,费力地说:“诗人这样说……到哪儿都一样……走到哪儿都是孤单的……如果你真的……遇到你想融入的群体……你可能就……更孤单了……”

  离得越来越远的教室里响起了稚嫩的嗓音:每种色彩都应该盛开,别让阳光背后只剩下黑白。每一个人都有权利期待,爱在手心跟我来……

  郝楠(化名)牵着儿子李孟(化名)走出了校门,这是15岁的李孟第四次被赶出学校。他患有自闭症。

  “妈妈,我想读书。”李孟费力地说出这句话,郝楠的泪水犹如断了线的珠子……

  

  不准进教室,他从后门溜进坐最后一排

  9月4日早晨,作为护士的郝楠还没有换下夜班,就被刺耳的电话铃声打断了工作。

  “不是说了不要再来上学了吗?你儿子现在在学校门口,你赶紧过来接他,否则出了事情我们不负责。”

  郝楠握着电话,听着。电话那头是儿子的班主任蔡老师。

  一路小跑,郝楠赶到深圳市宝安区宝城小学,看到儿子被老师安排到了护教室里。不大的护教室里李孟一个人坐着,他低着头做着从家里带来的试卷,字迹清晰。他不时用双手托着头,像在思考。李孟已经很懂事了,他不会悄悄躲起来让妈妈找不到,抠插座眼儿这样危险的事他也不会去做。

  但这已经是自8月27日以来,李孟第四次被拒绝走进教室听课了。

  老师不允许李孟走进教室,他就一个人偷偷地从后面进入,坐在全班最后一排听课。

  没有课本,郝楠就给儿子借书,让他能继续听课。没有桌椅,郝楠叫儿子站在最后一排听课,他一个人,靠着墙壁,站得老直,像一朵蘑菇。

  但最终,学校还是将他“请”进了一个人的护教室里。这次,郝楠再也没有办法了,她牵着儿子的手,孤独地从校园里消失了。

  宝城小学校长林喜瑜说:“他是自闭症儿童,根本无法自律自己的行为,上课会扰乱纪律,且年龄已经达到了15岁,与小学五年级孩子的年龄、身高都不相符。学校没有专业的自闭症教师,无法教授其课程。”

  19名家长联名,拒绝自闭症孩子入学

  9月7日,19名家长联名签署了一封反对自闭症儿童入学的信送到了学校。

  信中写道:“我们是宝城小学六(5)班的学生家长,上学期,班里忽然转过来一个自闭症孩子。我们的孩子回家后跟我们提起,说他不遵守纪律,不讲卫生,同学都不敢靠近他。”

  家长们在信里称,去年与班主任蔡老师沟通过,当时得到的答复是:“让他只待一个学期。”但开学后,家长们“惊愕地发现这个自闭症孩子还在班上”。

  “我们作为家长,真的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学校接受最好的教育……自闭症是一种疾病,对于这样的孩子,国家是有特殊学校的,为什么要安插在我们这样的学校呢?……我们请求,为了孩子,也为了那名自闭症孩子,还全班同学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

  在这份家长联名信中,记者看到,信中要求学校“遵守承诺”,不要再让李孟到班上来。在联名信上,全班45名学生中有19名学生的家长签了名。

  此前,甚至有家长拨打了当地报社的电话,一名何姓家长向记者怒吼:“现在没有攻击行为,不代表以后不会有攻击行为!”

  郝楠说,我是单亲妈妈,一个人带着李孟不容易,他已经患上了“孤独症”,在他的世界里,缺少太多的爱,难道家长们不能再给他一点爱吗?

  此后,郝楠想去见见签名的19名家长,“甚至想过求求他们”,但班主任表示:“不能再影响其他家长了。”

  

  如果继续留在这边,真的会耽误孩子

  郝楠说,到宝城小学试读之前,李孟一直在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读书。今年5月,由于李孟在元平学校摔伤,连续做了两次左膝手术,郝楠决定不再送李孟去元平学校。

  郝楠说,“不仅仅是摔伤的原因,我的孩子确实可以适应正常的学习环境,语文、数学这些课程他都可以独立完成作业。”说着,她拿出了儿子的作业本与数学卷子。卷子上清晰地写着答案,记者与标准答案比对后发现,绝大部分答案都正确。

  李孟在元平学校的班主任钟果坚说,“这个孩子的语言能力、沟通能力确实不错,钢琴也弹得非常好,如果继续留在我们这边,真的会耽误这个孩子。”他强调:“这个孩子虽然自控力不好,小动作多点,但确实从来没有攻击性行为、没有自残行为。”

  “我这样说,这个孩子有自学能力,智商在我们学校里,算是比较高的。我晚上查寝室,他都在很乖地看书、做卷子,偶尔听听音乐,我们教他们简单的加减乘除,对他而言已经是小儿科了。”

  钟老师说,公办的普通学校应该给李孟一个就读机会,“他已经是自闭症了,非常孤独,要给他就读的机会、融入集体的机会,当然,首要条件是取得老师、学生和其他家长的同意。”

  三

  九成老师,对自闭症完全不了解

  常年研究特殊教育的专家、深圳大学师范学院特聘教师张秀娟说,截至2010年,深圳市自闭症发病率已经高达1.32%,而全国自闭症儿童的数量在150万~270万人。张秀娟说,自闭症孩子有三大特征,人际交往障碍、语言障碍、行为刻板,最突出的是人际交往障碍。

  “如果一个自闭症孩子,长期放在孤立的环境中,那么他的障碍特征永远得不到改善。”张秀娟说,在国外,只要自闭症儿童要求去普通学校就读,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甚至教会组织,都不能拒绝,这是所谓的“融合教育”。

  事实上,上世纪90年代的中晚期,我国也提出了“融合教育”,指出融合教育除了给特殊儿童在普通学校就读的机会外,社区也要给其足够的发展交流空间。

  “要融入普通人当中,除了受教育外,还有工作、生活都要进入普通人群中。”张秀娟这样说,国内的融合教育方式主要是“随班就读”。“为了实现随班就读这个目标,国家1994年就提出了‘特殊儿童随班就读试行方案’,在天津、山东等地进行试点。”试点开始后,产生了新的问题,就是普通学校的老师不知道怎么教特殊儿童。随后,国家在师范类院校中呼吁加开“特殊教育学”课程,用来培养老师。

  深圳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每年都会接待大批普通中小学教师接受特殊教育培训,张秀娟做过数据分析:“95%都是第一次接受特殊教育培训,90%的老师对自闭症完全不了解,甚至听都没听过。”

  据张秀娟说,2003年,我国出台相关指导性文件,要求轻度自闭症儿童随班就读,有条件的学校和地区要接受中度自闭症儿童,“但这个并没有落实好”。

相关热词搜索:家长 联名 拒绝
相关评论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我要链接 | 教育之声简介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0-2012 cedcm.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edu@cedcm.com.cn | 京ICP备12037710号-1 | 总机: 010-88687877 | 传真: 010-88682677
本网站所刊登的教育之声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教育之声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