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欢迎访问教育之声网
重要声明:
“教育之声网”推送文章除实在无法确认,我们均会注明作者及来源。部分文章或图片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将会在36小时内删除处理,特别感谢,也特别欢迎您的投稿。
滚动新闻:
首页 > 校园之声 > 正文
“骑马舞”能否替代广播操
2012-11-09 14:28:25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教育之声网消息】重庆南开中学课间操时间师生齐跳自编“骑马舞”,一时风靡网络——


 

  □事件回放

  最近,重庆南开中学学生课间操齐跳《江南style》的视频在网络疯传,引起广泛关注。网友纷纷表示,这样的课间操很潮很欢乐,还有学生希望自己学校也能跳“骑马舞”。南开中学改编课间操到底怎么回事?“骑马舞”能否达到锻炼效果,可否取代广播操?

 

  学生从“躲”着变成“盼”着课间操

  “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绵绵的青山脚下花正开……”伴着《最炫民族风》的节奏,重庆市南开中学清静的操场顿时沸腾了,只见学生们、老师们蜂拥而至,如赴一场盛会。

  “上周我们跳的是《江南Style》,没想到课间操也能这么快乐!”高一(11)班张同学说,“今天换了《最炫民族风》的音乐,保留了《江南Style》经典的‘骑马舞’动作,3分钟的课间操,我们都意犹未尽。”

  10月31日,记者在南开中学看到,全场学生齐刷刷跳起“骑马舞”,非常开心。学校体卫处副主任邱宝勤介绍,新版课间操推行后,取得很好成效,学生运动积极性大幅攀升。“往常,课间操音乐放了两三分钟,学生才慢吞吞往外走,现在只要音乐一起,全都拼命往操场跑。”邱宝勤说。

  高二(17)班班主任田丹丹说,刚当班主任第一年,发现学生都不太愿意做课间操,不是找借口躲,就是“出工不出力”,为此她很是头痛。但是改跳“骑马舞”之后,学生每天都盼着做操,做操也成了一件快乐的事。

  南开中学课间操如此火爆,周围学校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重庆八中的小丽说:“南开中学真‘潮’,课间操居然跳《江南Style》,我也喜欢,也在学呢。”

  “骑马舞”基本上是健身操动作

  “网上有说我们是跳舞,其实我们依然是做操,只是为了增强学生兴趣、提高锻炼的主动性,音乐换了,内容有一点变化。”南开中学体卫处主任肖素华说。

  肖素华介绍说,10月20日,学校举行三人健美操比赛,有10多个班级选用了《江南Style》曲子,比赛结束时,《江南style》音乐忽然响起,1000多人冲到操场跳起“骑马舞”,周围学生很快响应,全场学生融入其中。

  看到学生对这个曲子如此喜欢,学校酝酿改编自编操。“课间操必须动起来,只有动起来,才会在其中感受到美。”肖素华说。

  学校请健美操专业出身的体育教师赵丽改编自编操。整个新版课间操,90%的动作都为标准健身操动作,仅保留了《江南Style》特色的骑马、挥舞马鞭动作。

  “我们希望能‘常换常新’,形式多、内容多,保持学生的新鲜感。”肖素华说,上周的伴奏音乐是《江南style》,这周是《最炫民族风》,部分动作也进行了调整。“我们最终的想法是把56个民族的代表动作及一些武术动作融入自编操里,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我们民族的舞蹈动作、民族的服装、民族的习俗。”

  重庆市教委有关负责人对南开中学自编课间操的形式表示支持。“课间操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锻炼,在达到锻炼量、锻炼水平的基础上,只要学生有兴趣,锻炼内容支持学校自行选择。”该负责人表示。

  “骑马舞”不宜完全替代广播操

  南开中学“骑马舞”引来不少学校或学生模仿。11月1日,北京崇文小学学生课间操跳“骑马舞”的视频,又在网上掀起一股热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卫艺研究中心主任吴键日前在徐州某中学考察阳光体育时发现,不少学生也在大课间活动中跳起了“骑马舞”。

  对此,吴键表示:“跳一跳,总比不跳要好。”按照教育部门规定,大课间活动可以采取“1+N”的形式,“1”是5分钟左右的广播体操,是必选动作;“N”允许学校选择体现地方、学校特色的体育活动,当然可以是“骑马舞”,也可以是其他形式。

  “然而,用‘骑马舞’替代广播体操的做法,不值得推广。”吴健说,“广播体操经过了充分的科研和实验论证,每套动作都有针对性,能对身体的各个部分进行有效锻炼。‘骑马舞’的锻炼效果有待论证,至于网上所说的一些动作不适合患有颈椎炎、骨关节炎等疾病的人跳也有待论证,但总的来说,不宜完全用来替代广播体操。”

  对学生跟风学跳“骑马舞”,也有部分家长表示担忧。北京从事教育工作的王女士说,大部分孩子都喜欢新潮、追逐时尚,但学校在设计教育活动时,是否应该一味迎合孩子的兴趣,一味求新求怪,值得慎重考虑。

相关热词搜索:骑马舞 课间操
相关评论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我要链接 | 教育之声简介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0-2012 cedcm.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edu@cedcm.com.cn | 京ICP备12037710号-1 | 总机: 010-88687877 | 传真: 010-88682677
本网站所刊登的教育之声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教育之声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