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欢迎访问教育之声网
重要声明:
“教育之声网”推送文章除实在无法确认,我们均会注明作者及来源。部分文章或图片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将会在36小时内删除处理,特别感谢,也特别欢迎您的投稿。
滚动新闻:
首页 > 商学院 > 正文
中国商学院应采用新的办学方式培养创新人才
2012-12-19 10:04:54   来源:教育之声网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结构、制度环境、经济环境正在不断调整,转型期的中国企业经历着国际化、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式等各方面的变革。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中国的商学院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学院能否找准自己的定位?在培养优秀职业经理人的过程中,如何在课程和理念上与时俱进?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孙明贵教授认为,本土商学院的发展,整体面临师资建设的瓶颈,各学院要避免同质化现象,用新的办学方式培养创新人才。

  管理学科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中国商学院开展MBA教育以来的21年,从第一批综合类院校试点MBA教育,到如今师范、地质、法制等专业类院校加入MBA试点院校行列,目前国内共有200多所MBA培养院校,可以说商学院教育已经遍地开花。

  MBA 培养院校队伍不断壮大,体现出经济快速发展对各行业高端管理人才的需求。关于这一点,第三批 MBA试点院校之一—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的管理学科发展提供了清晰的脉络。旭日工商管理学院依托东华大学的优势学科—纺织和服装设计,发展管理学科,立足于提高整个纺织业技术和管理水平,并引起纺织服装的内涵发生深刻变革。技术、理论革新后,传统纺织服装业衍生出时尚、创意文化、现代物流等新的行业,旭日工商管理学院顺势推出与之相关的管理学科发展领域,最终形成了主流与特色学科相融合的风貌。

  孙明贵教授分析,经济全面发展对高端商务管理人才的需求增大,开设管理学科的学校会越来越多。美国颁发的教育学位数量中,管理学科占有相当突出的比例;而在中国获得教育学位的人群中,管理学科学位的比例非常低。“我们提供的管理学科教育,还远远满足不了企业发展的需求。 ”

  整体面临师资建设的瓶颈

  国内商学院市场中,一部分高端品牌拥有良好的学科平台、社会资源和硬件支持,在招生、学费竞争上逐渐占上风;而一部分实力较弱、起步较晚的学院因欠缺特色项目、资源滞后等短板,渐渐被边缘化。 “不同学院之间的差距逐步拉大,两极分化趋势比较明显,长此以往将会影响整个商学院的声誉。 ”孙明贵教授认为,在这个问题背后,名校商学院应该主动承当更多责任,帮助弱小商学院做好各项建设工作,特别是对那些理念、模式和资源都不占优势的中西部商学院以及新建立的商学院。

  就本土商学院整体发展存在的问题,孙明贵教授分析认为,本土MBA的培养状况和MBA的教学目的存在着差距,与本土具体情况结合较少,在形式上存在模仿哈佛的硬伤。 “归根到底,商学院教育本身最大的发展瓶颈是师资建设。与国际一流商学院相比,教师国际化背景不足、缺乏海外实战经验。单就国内商学院教育而言,师资队伍规模、素质与整个MBA教育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

  创新是本土商学院发展的手段

  谈及本土商学院的发展趋势,孙明贵教授总结有三点。

  首先,MBA培养院校规模会趋于稳定。近几年,国内商学院变革的深度和广度都远超从前,新的MBA教育格局正在形成。据统计,MBA报考人数以平均每年 20%以上的速度增长,2013年MBA报考人数增长25%,突破9万人。与之相适应的是,从2008年到2011年,国内MBA院校从113所增加到 236所,院校数量翻了一倍。未来,这一数量将不会有太大的上升空间。

  其次,商学院建设会从外延型转向内涵型。本土商学院建设自MBA试点以来已有二十一年的历史,绝大多数商学院都经历了增设项目招揽生源的发展路径,在办学规模、培养方向稳定下来后,将转向学院的内涵建设。未来,关注学生能力培养、课程体系改革、教育质量持续改进将是大多数商学院的工作重心。

  第三,寻求差异化发展,各商学院会增加创新型举措。商学院从事的管理教育本身就是培养创新人才,新的办学方式等新元素将大大丰富管理教育的市场。

  中国各个商学院应采用行动学习推进教学变革,培养出更多能够推动企业管理创新的人才,同时,催化更多的本土企业进行管理创新,提升中国本土运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好的应对变革和挑战。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 商学院 采用
相关评论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我要链接 | 教育之声简介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0-2012 cedcm.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edu@cedcm.com.cn | 京ICP备12037710号-1 | 总机: 010-88687877 | 传真: 010-88682677
本网站所刊登的教育之声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教育之声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