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欢迎访问教育之声网
重要声明:
“教育之声网”推送文章除实在无法确认,我们均会注明作者及来源。部分文章或图片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将会在36小时内删除处理,特别感谢,也特别欢迎您的投稿。
滚动新闻: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张宇伟谈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周其仁:教书育人,做一名好的教育工作者
2016-11-18 09:40:04   来源:教育之声网   

  【教育之声网11月18日消息】2016年11月9日对我而言,既是平常的一天,同时又会是长久留在我脑海记忆中的一天,下午16:25,习近平主席走进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中心,同正在天宫二号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一号航天员景海鹏、陈冬亲切对话。下午14:40(北京时间,美国东部时间凌晨1:40),美国总统选举尘埃落定,共和党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战胜民主党候选人、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赢得选举,将成为美国第四十五任总统;我们北大国发院DPS金融管理博士项目的合作学校美国福坦莫大学(Fordham University)的校友群里面开始活跃起来,因为唐纳德.特朗普先生的本科是在美国福坦莫大学就读过两年,之后转学到宾大沃顿商学院,完成的本科教育。下午14:00-17:00;在北大国发院朗润园万众楼二层,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的我们北大国发院林毅夫教授和张维迎教授就“产业政策”举行的学术思辨会(据不完全统计,腾讯新闻和财经直播的观看人数21万,专题浏览量数219万;新浪微博观看数据,总计89万,阅读量514万)如期举行,我也陪着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先生一起在现场参加这场思辨会。
 

  林毅夫教授(左一)、张维迎教授(右一)、黄益平教授(中)
 

在11月9日北大国发院思辨会上,林毅夫教授(右一)、王石先生(右二)、张宇伟(右三)
 

  11月10日一大早,我打开手机,看到了我们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管理学教授、DPS博士生导师马浩教授写的文章“维迎战毅夫”(马浩教授on战略管理”微信公众号2016年11月10日),马浩教授洋洋洒洒写了27条评论,在看到马浩教授写的第21条(“朗润园至少有三个经济学家(无论用什么标准)都是排在中国前十位的(其仁躺枪)。其仁曾经写了个东西叫”邓小平做对了什么?”我估计画外音是,小平在哪些方面有为?小平是不是代表了政府?1977年小平推动立刻恢复高考,是不是一项明智的产业政策?!”)时,“高考”、“其仁”两个词,把我拉回到了我从事的领域:教育行业。

  之所以对“高考”一词敏感,是因为我们北大国发院DPS16金融管理博士项目在10月21日刚刚举行开学典礼,我在准备开学典礼主持词的时候,惊奇的发现,39年前的同一天(1977年10月21日),在小平同志的直接领导下,“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大会决定中国恢复高考(1977年底全国有570万青年参加了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各大专院校从中择优录取了27.3万名学生),高考的恢复,使得知识青年重新回到学校,重新读书,人才的培养和向社会的输出毫无疑问是我们中国改革开发成功最重要的一个保证因素。
 


 

  之所以对“其仁”一词敏感,是因为马浩教授提到的“其仁”是指我们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周其仁教授,我在2008年第一次读到他的“病有所医当问谁”一书,使得我慕名到北大国发院读书,拜周其仁老师为师;读书后又返回北京大学工作,很大程度是我对周老师的认可和追随。他是我在北京大学非常尊重、非常认可的老师,也是我们北大国发院朗润园中最有代表性的灵魂人物和精神领袖之一。我今天写的是2016年春季学期我和北大经济学双学位本科生一起上周老师的课,我从近距离观察学习到的教书育人的好老师,周其仁教授。
 

  

  周其仁教授(中)、王石先生(右一)、张宇伟(左一)在北大朗润园
 

  周其仁老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孙冶方经济学奖获得者,中国改革开放30年30名经济人物之一。早年在黑龙江下乡,其中在完达山狩猎七年半。1978年从农村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工作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研究所和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在杜润生先生指导下从事农村改革发展的调查研究,曾参与过八十年代五个“中央一号文件”的起草和制定。

  1989年5月后在英国牛津大学、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访问学习。1991年秋进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96年春季,回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现为国家发展研究院)任教。
 

  

  周其仁教授(左一)、冯仑先生(右一)、张宇伟(中)在新华社新华网总部
 

  周其仁老师的所著的书(《改革的逻辑》、《货币的教训》、《中国做对了什么》《病有所医当问谁》、《城乡中国》等)我几乎都读过,我听周老师的课和讲座也是比较多的,周老师北大经济学双学位本科生的课我听过三个学期;周老师为北大国发院EMBA的课我听过四届(EMBA2009、EMBA2010、EMBA2011、EMBA2014),今年春季北大经双本科生的课的名称是《新制度经济学引论》,从2月份上到6月份,每周三、五的19:40-21:30在理教107教室举行,共有27讲。选课的北大本科学生大概有300多位,今年春季课程教学中,周老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
 

  

  周其仁老师课堂(北大理教107教室)上
 

  一、 教学的态度:

  周老师教学认真在北大是出了名的,他春季学期上课的时间是19:40开始,但每次他基本上都会在19:15左右到达教室,到达教室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自己要把他自己的个人电脑接好、投影接好、把当天要讲的PPT下载到桌面上,这件事他从来都是要自己亲自来,而不是委托助教来办。

  一学期的课程,讲课从来都是站着讲;两节上课(19:40-21:30)经常是一气呵成(中间不休息),同时经常也会意犹未尽的超时给同学们讲,我以我在手机上记录的周老师某一次上课时间表为例(“今天听周其仁老师在北大本科生的一堂课,从晚19:40上到21:40,课后回答同学们提问到22:45;送周老师到北大东门地铁站22:50;距地铁最后一班车还有10分钟,周其仁老师独自一人从北大东门地铁站回家,令学生们感动。他被评为北京大学“最受欢迎的十位教师”实至名归,向周其仁老师学习!张宇伟,2016年2月26日晚22:55,北京大学东门地铁站外。”),其实他每次的教学时间几乎和上述记录都差不多。

  二、 教学的方式和方法:

  周老师的课程安排是非常系统而有特点的,课前会有课程大纲(详见:http:forum.ccer.edu.cn/showtopic-172051.aspx)提前发给同学们,课程大纲中有课程概要、讲题教学安排、成绩结构(阅读与笔记40%,提问与讨论10%,期中测验20%,期末考试30%)、必读材料(包括词条、书籍读物(两组共15本);他特别鼓励学生到真实世界去看,去感知,鼓励学生提问,特别是在发现与平时认知不一样的现象,要刨根问底;每次上课他会把上节课之后学生提出的好的问题,好的读书笔记拿出来和同学们分享和点评;本次讲课会把上次课程内容做提纲挈领的复习串讲,以使学生们温故而知新。

  课程的课件是提前发给同学们的,每次课程后的录音和修改后的课件(包括电子版的阅读材料)通过助教再发给同学们,以便让同学们复习。

  对读书笔记(每位学生一共要写五次读书笔记)有特别的要求(包括评判标准、引用规范、内容要求、行文的精炼、严禁抄袭、提交时间、提交方式、批改方式等(详见:http:forum.ccer.edu.cn/showtopic-172671.aspx)。

  课后答疑时间设在每周五的16:00-17:00,周老师是每周必到,答疑时间经常会超过17:00。

  三、 课后与学生的互动:

  课后与学生的互动更是精彩纷呈,这也是我在课后最乐于参加的环节。记得有一次下课,一位学生跑上讲台,与周老师的对话,是我记忆特别清楚的:

  学生:周老师,您怎么看众筹?

  周老师:你做过众筹吗?

  学生:我没有做过众筹。

  周老师:那我建议你实际参与一下众筹,有了直接感知,我们再来讨论这个问题。

  学生:周老师,我怎么觉得众筹和共产主义一样呢?

  周老师:嗯,你这是个有趣的问题,我来问问你,众筹有股东吗?

  学生:有呀,按照出资比例,来决定股比权重,有股东呀。

  周老师:众筹有所有权吗?

  学生:有呀,众筹按照股东的权益,形成所有权。

  周老师:如果你众筹的公司效益好,年终有分红吗?

  学生:有呀,如果效益好,当然有分红,按照股东股权进行分配和分红。

  周老师:那我再问你,众筹和共产主义一样吗?

  学生:啊哦,我明白了,众筹和共产主义不一样。

  这种问答式、启发式的对话使得学生自然的对一个问题有了比较清晰的理解。

  周老师的调查研究本领是出了名的,记得有一次课程结束,我和助教以及几位本科生送他到北大东门4号线地铁站口,碰巧在地铁站口外,遇到一位摆地摊卖书的小贩,周老师和他进行了一段有意思的对话:

  周老师:你好,生意怎么样呀?

  小贩:还好。

  周老师:都是什么样的人来买书?

  小贩:主要是做地铁的人来买书。

  周老师:他们为什么买你的书?

  小贩:我想主要是坐地铁打发时间吧。

  周老师:你的书是正版吗?

  小贩:保证正版。

  周老师:你的书是按照码洋的价格卖吗?

  小贩:不是,我的书是按照码洋的六折卖的。

  周老师:怎么样,城管来找过你了吗?

  小贩:到目前还没有。

  周老师:城管来了你怎么办?

  小贩:城管来了我就让他们把书全拿走;

  但我觉得他们不会要我的书。

  周老师:为什么?

  小贩:因为书对他们而言,不太容易变现。

  一问一答中,形成了初步的调研,让在场的本科学生看到了如何去简单了解真实世界的情况。

  每周会找一天中午的12:00-14:00,周其仁老师会从读书笔记做得好和回答问题好的同学中,选出10位同学,作为奖励,周老师会自讨腰包请他们到北大最美时光咖啡(俗称师生咖啡)聚餐,每位同学至少提出一个问题,周老师来回答;5月21日我全程旁听了周老师和10位学生的聚餐对话。那一次从中午12点进行到下午17:00;学生们从职业选择、职业发展,创新创业、新制度经济学、读书等诸多方面提出问题,周老师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对学生们的问题一一作答,其中的回答妙语连篇:
 

  

  周其仁教授(中)与同学们在北大美好时光咖啡餐厅
 

  “家风是家庭资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很多家庭和很多人是输在心里上的,心里面要有不认命和不满足于现状的态度,命运才有可能改变;

  人生形成一个石头也拉不走的偏好很重要,找工作就不对,应该让工作来找你才对;干你喜欢的事,工作会来找你;

  选择你职业应该像小孩子喜欢某样东西的状态,那种忘我,那种两眼放光,就像褚时健先生讲过的他把工作做成像他小时候在家乡水中抓鱼的那种忘我状态,那种专注才对;

  要向以色列人的一些人生哲理去学习,他们认为,难的事情容易做,逆水走容易走,因为难的事做的人少,逆水走的人少,容易成功;

  把在手的事情看得重一些,因为你可控;把不在手的看得淡一些,因为你不可控;我们的纠结经常是来源于你的目标和当下你可动员的资源不匹配。我从来都是对在手的全力以赴,你做好了,信号会释放出去,机会会来找你。”

  一个学期的学习,除了课堂知识和参加周老师的课后活动外,每次上课前(从19:15左右到19:40上课前),我还有机会和时间单独陪周老师在理教的二楼和三楼里面一起散步(他每天有散步一万步的习惯),这难得的时间,我向周老师汇报我们DPS博士项目的情况(DPS博士Workshop就是在他的具体指导下开展起来的,至今我们已经做了16期),向他请教,听他讲最新的调研情况,听他讲富有哲理的思考和睿智的语言,是我的精神享受。当然我也看到了教书育人的好老师是如何对待教学,如何对待学生,如何对待人生的。

  结识和成为周其仁老师的学生是我人生中的一大幸事,我会向他学习,学习他的教书育人,做一名好的教育工作者,“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为把我们北大国发院与美国福坦莫大学一起合办的DPS金融管理博士项目的学生们培养成“思想者、创新者、领导者”而努力奋斗!

  张宇伟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管理博士项目主任

  2016年11月13日晚

  于北大蔚秀园

相关热词搜索:张宇伟 周其仁 北京大学
相关评论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我要链接 | 教育之声简介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0-2012 cedcm.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edu@cedcm.com.cn | 京ICP备12037710号-1 | 总机: 010-88687877 | 传真: 010-88682677
本网站所刊登的教育之声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教育之声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