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欢迎访问教育之声网
重要声明:
“教育之声网”推送文章除实在无法确认,我们均会注明作者及来源。部分文章或图片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将会在36小时内删除处理,特别感谢,也特别欢迎您的投稿。
滚动新闻:
首页 > 校长之声 > 正文
首师大附中校长沈杰:实践可提升自信心
2016-01-05 09:47:17   来源:网络   

  【教育之声网1月5日消息】首师大附中始建于1914年,由北洋政府陆军部次长徐树铮创办,始命名为正志中学。北平首任市长何其巩、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蔡元培等人,均曾担任过学校的董事长或校长。1992年,学校正式更名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成为北京市首批市级重点中学和示范性高中校。首师大附中秉承北平首任市长何其巩先生“成徳达才”的育人理念,在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取得不少傲人的成绩。

  首师大附中校长沈杰特地分享她的教育感悟——
 

  我想先从一个故事说起。二战时期,一位幸存者从纳粹集中营出来后,创办了一所学校,当了校长。在每一位新老师来到这所学校时,校长都会给老师一封信,信里面写着:“亲爱的老师,我是集中营的生还者,我亲眼看到人类所不应该见到的情景: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被学识渊博的工程师毒死;妇女和幼儿被受过大学教育的人们枪杀;看到这一切,我怀疑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请求是:请你帮助学生成为具有人性的人。你们的努力绝不应当被用于制造学识渊博的怪物、多才多艺的变态狂、受过高等教育的屠夫。只有在先使我们的孩子具有人性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价值。”

  这个校长想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人性”的人,放在我们当今的教育,也同样适用,其实就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社会公德的人。培养一个学生,一定是要培养成一个社会的人,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大家学的知识是要能为社会做一些贡献的,而不是去破坏或去损害。

  具体怎么培养学生的公德心?首先,你得让学生能融入这个社会。融入社会,让孩子的视野变开阔,才能把学过的知识和社会知识结合在一起。所以,在实践教育方面,我一直很坚持。我们的实践课整整做了十三年,每周都会压缩一个下午的正常课程,七八辆大巴拉学生们到外面去参加社会实践,全校老师都要参与这项工作。我们学校这个课程已经成为一个正规的必修课,叫做“博识课”,几乎已经带学生走遍了京城所有的科技馆、博物馆、艺术馆、名人故居,参加过各类主题活动和展览。

  我记得有一次,学校附近的花园桥地铁站当时还没通车,我们就带学生到地下看地铁的结构以及建设过程。这个我自己都很感兴趣,可惜当时没赶上,要不然我也想去看个究竟,虽然整天坐地铁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地铁是怎么建成和通车的。

  “博识课”的开展还不是就简单的一节课,前、中、后期都有工作要做,前期是老师做一些书面指导,比如参观植物园之前,老师要先花一节课的时间讲解植物的常识,让学生先学习、后体验,回来后学生们还得写习得,然后再做小组的实践成果展示等等,整个课程锻炼学生的能力还是比较全面的,包括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

  实践教育有多重要,这点在学生身上能得到很好的回答。一个实践经历丰富的学生,和实践相对较少的学生,二者的感觉明显很不一样。通过丰富实践锻炼的孩子,因为见识广,接触的人、事多了之后,他遇到事情的时候往往无所畏惧。因为我们中国人相对内敛一些,很多人不太擅于主动地去沟通和交流,但是通过丰富实践培养的孩子,无论是和谁交流,比如领导或老师,他都不会害怕,事实上也是因为他们很自信,视野开阔了,看到和学到的东西多了,处理和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也变得比较强。在某种程度来说,实践是可以提升一个人的自信心的。

  未来,首师大附中也会继续注重和加强实践教育。原来我们是初中每周都设一节实践必修课,现在已经延伸到了高中,也将它作为一节必修课,并且对于高中生的要求更高一些,把生涯规划方向和研究项目都结合在一起,最后还要形成研究性的学习论文。

  教学,总归是要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的,学过的知识在实践中能加以运用,知识才有意义。

相关热词搜索:沈杰 自信心 校长
相关评论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我要链接 | 教育之声简介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0-2012 cedcm.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edu@cedcm.com.cn | 京ICP备12037710号-1 | 总机: 010-88687877 | 传真: 010-88682677
本网站所刊登的教育之声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教育之声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