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欢迎访问教育之声网
重要声明:
“教育之声网”推送文章除实在无法确认,我们均会注明作者及来源。部分文章或图片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将会在36小时内删除处理,特别感谢,也特别欢迎您的投稿。
滚动新闻: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心理专家指导家庭教育 解析李天一的人格障碍倾向
2013-03-04 10:56:48   来源:扬子晚报   

  为何李天一“驾车打人”的事刚过,又来了个“涉嫌轮奸”?

  原因是,“父教失职”、“社会纵容”,让他成为了一个具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倾向”的人!

  心理发展有连续性,如果现在再不给他的“侵犯他人”的行为亮红灯,他以后肯定还会犯更大的事!

  A 人格障碍有诊断标准

  人格障碍,是心理功能的缺损,主体缺少对冲动的自我管理能力,表现出情感和行为的不自觉和失控状态。

  李天一怎么会是个有着“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倾向”的人呢?

  美国对“反社会型人格”的诊断标准为——

  在15岁以后,普遍存在对他人权利的忽视以及侵犯,至少有以下3 项的表现:不遵守法律及社会规范;为自己的利益或者快乐而欺骗他人;冲动,事先无计划;易怒、具有侵犯性;做事不计后果;一贯地不负责任;缺乏愧疚感。

  李天一具有几项呢?

  1)不遵守法律及社会规范。

  2013年2月20日晚,李天一一行几人给朋友过生日,饮酒,酒后涉嫌发生轮奸案。

  2011年9月6日晚,无驾照的李天一开无牌宝马车,在小区门口暴打一对夫妇,并叫嚣“谁敢打110!”

  2)其行为大多受偶然动机、情绪冲动,或本能愿望所驱使,缺乏计划性或预谋。

  李天一2011年之所以暴打那对夫妇,只因他们“开车减速”。

  3)做事不计后果,无视自己或者他人的安全。

  2011年的暴打中,将被打夫妇中丈夫的头打破,被送往医院。

  4)易怒,表现为反复出现的斗殴或者富于攻击性。

  心理学发现,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人,常于童年期或青少年期(18岁以前)就出现品行问题。

  李天一在小学三年级时,曾将一名同学推下楼;他抢同学的游戏机。

  李天一在美国读书时,曾因小问题和同学大打出手;他口出狂言:“你敢到中国来,我就捏死你,你知道我爸是谁吗?”

  5)缺乏愧疚感。表现为伤害、虐待或者是偷盗他人之后,觉得心安理得,或无所谓。

  据报道:李天一因涉嫌轮奸案被刑拘后,在看守所內情绪平稳,多次提及其父亲。

  他并没有感到自己的行为已伤害到父亲;他并没有对受害者产生痛悔。

  尽管这类人在15岁前,即会出现“品行障碍”,但要做出“人格障碍”的诊断,至少需年满18岁,因此,李天一应该说是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倾向’的人”。

  那他的“人格障碍倾向”,是怎样形成的?

  B 5-10岁帮孩子建立内心规则

  心理学说:人是社会化动物,如果人的社会化过程受阻,人的观念及行为就无法纳入社会的规范。其行为,就会偏离社会常模,出现“与众不同”的反社会倾向。

  5-10岁是内心规则建立的关键阶段。

  儿童的内在规则的建立,是他天性的需要。因其大脑发育尚未完善,逻辑思维尚没建立,那如何“建立规则”?“服从权威”!

  而父亲,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心中,是有绝对权威的。

  因此,古人会说:“子不教,父之过”!

  心理学则说,“再好的母亲也无法替代父亲的角色,因为父教与母教是不同的。父亲对孩子的教育,主要体现在‘规则教育’”。

  那李双江的“父教”,合不合格呢?

  李双江说: “打,舍不得,有时真想打,但不能打,还没有打,自己的眼泪先掉下来了。”“作为父母希望孩子上进,但玩是孩子的天性,没有办法。”“你不能要求孩子什么都好”。

  心理学说:不会对孩子说“不”,孩子将毫无规则。

  再则,据报道,“母亲梦鸽对儿子的要求很高,两人曾因教育问题有过分歧”。

  心理学认为,在“规则建立”中,最怕父母“意见不一致”。

  “不一致”,发生争吵,一则让“父教”失去了“权威性”;二则让孩子无所适从,“如何做才合规则”?

  C 家长对青春期叛逆要约束

  李双江的一位朋友说:“李天一刚念书时,也很听话,但他到了十五六岁,青春期叛逆了,就不大听父母的话了。”

  10岁-20岁,青春期,在心理上,开始出现一个共同的特征——叛逆心理。

  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是人性的本质使然。

  因为这时,孩子的大脑结构及机能已趋于成熟,自我意识迅速觉醒,开始从心理上摆脱对父母的依赖,不再像以前那样崇拜父亲,不再言听计从,而是要坚持自己独立的观点了。

相关热词搜索:家长课堂 李天一 李天一事件
相关评论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我要链接 | 教育之声简介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0-2012 cedcm.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edu@cedcm.com.cn | 京ICP备12037710号-1 | 总机: 010-88687877 | 传真: 010-88682677
本网站所刊登的教育之声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教育之声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