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欢迎访问教育之声网
重要声明:
“教育之声网”推送文章除实在无法确认,我们均会注明作者及来源。部分文章或图片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将会在36小时内删除处理,特别感谢,也特别欢迎您的投稿。
滚动新闻:
首页 > 要闻 > 正文
职业教育体系要完善 首要是提高社会认可度
2013-03-01 10:40:31   来源:每日新报   

  【教育之声网3月1日消息】近日,教育部发布《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这是国内第一份专门聚焦中职学生发展和就业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中职生就业率超过95%,已经高于目前大学生的就业率,但社会认可度依旧很低,这可以看作我国职业教育一个典型的横切面。

  对于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超过大学生,人们并不感到惊讶。随着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对于蓝领型技术工人的需求量迅速增加,有一技之长的中职院校毕业生颇受青睐。同时,大学生往往眼高手低,找起工作来挑肥拣瘦,自然不如观念务实的中职学生更受用人单位欢迎。

  “钳工一个月上万,木工一个月8000,按摩师傅一个月7000,住家保姆一个月5000,一汽普通工人一年领27个月工资。而大学毕业生毕业1500,名校毕业案头工作者3000,海归有工作经验要求月薪5000被拒……”这不是段子,皆有活生生的例证。

  技术性人才的吃香程度让不少人羡慕嫉妒恨,不过,要轮到家里孩子上学填志愿的时候,八九成的人宁愿上一些就业艰难的二本、三本院校也不愿选择职业学校,甚至认为这是“学习不好的问题孩子”才去的学校。我们口口声声讲“360行,行行出状元”,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根深蒂固的观念,加之以往一线工种又脏又累挣得还少的情况仍然在影响着绝大多数普通人的决定。而前些年,白领坐办公室、吹空调、拿高工资的优厚待遇让普通人对体力劳动者和技术性人才更加不屑。

  劳动创造价值,这是市场经济中的一条铁律。如果从这个角度对比一个普通办公室白领和一个一线技术工人,你很难得出办公室白领创造的价值高于普通技术工人,两者对公司和社会的贡献很容易分出高下。既然如此,目前,技术工人拿着比办公室白领更高的工资有什么值得惊讶的?这只是目前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价值回归。

  从我国的就业状况来看,我国的人才市场结构性短缺和结构性过剩并存。一线劳动者、技术工种短缺,公司文职人员、保安、销售人员等非体力、非技术工种过剩。而从整个社会的劳动力构成来说,不可能绝大部分人从事金融、法律等行业,实体经济将会吸纳绝大多数的就业人口。而职业教育是将自己打造成企业所需的合格人才最快的途径,从这个角度讲,职业学校性价比完全超过一些二本、三本院校。

  自欧债危机后,美国等热衷产业转移的国家意识到实业空心化的危险,“再实业化”成为振兴之举。我国也同样面临着实业空心化的危险,实业强国已成为各界共识。而通往实业强国之路,必然离不开一批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在德国,只有25%的初中毕业生,选择通过高中进入大学深造,多达65%的初中毕业生,则进入了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这些进入职教体系的青少年接受双轨制职业教育,每周有三至四天在企业中实践(有点类似我国以前的“学徒工”),一至两天在职校学习专业理论,整个过程持续一般为两年到三年半。说到这儿,可能很多人就能明白德国是欧元区“定海神针”的深层原因了其背后有强大的制造业支撑。

  职业教育成为同普通教育并驾齐驱的教育体系已是大势所趋。不过,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光有国家层面的认识还不够,最重要的是要整个社会转变认识,这是基础,也是当下要亟须做的。其次,需要进一步提高一线职业工人的待遇和社会保障,让劳动者更体面,更有尊严。最后,我国完整的职业教育起步相对较晚,整个体系仍然不完善,对人的培训成本国家和企业如何分担,工人的晋升体系和收入分配如何更加合理,怎样发展终身职教体系等等,都是需要持续努力完善的。文/龙小梅

相关热词搜索:职业教育 人才市场 社会
相关评论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我要链接 | 教育之声简介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0-2012 cedcm.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edu@cedcm.com.cn | 京ICP备12037710号-1 | 总机: 010-88687877 | 传真: 010-88682677
本网站所刊登的教育之声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教育之声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