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欢迎访问教育之声网
重要声明:
“教育之声网”推送文章除实在无法确认,我们均会注明作者及来源。部分文章或图片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将会在36小时内删除处理,特别感谢,也特别欢迎您的投稿。
滚动新闻:
首页 > 视频 > 正文
北外教授刘润清:为高考生支招英语口语备考法
2012-08-21 16:50:46   来源:教育之声网   

  一、口语越来越重要,各大学要求口语分数越来越高。

  多年来,每到高考前夕,准备报考外语专业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都要东奔西走,打听英语口语是怎么回事,如何为口试备考。我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高考口试内容、形式、考试方式、过程以及经常出现的问题等,然后推荐一些备考的有效方法,为“临时抱佛脚”的考生也“支点招”。



北外教授刘润清:高考口语备考法

  二、英语口试内容

  1,朗读。在考生拿到的一个英语故事上,用星号标出100-150字的一两段,让考生大声读出来:也有的时候,考签上单设一项,印出几个句子专门供朗读使用。此项主要考查考生的与语音、语调、重读、连续。、意群、停顿等。

  2,就所读的故事用英语回答问题。这篇故事或短文大约350-500字,学生完全可以读懂,因为凡是中学课本上没有出现过的词,都给注上音标和解释。老师就故事内容问5-6个问题,前面是简单的问题,最后一个问题较难一些,例如: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此项考查学生的理解、反应快慢和语言是否正确。

  有的学生拿到的不是一个故事,而是一幅或一组图画,让考生用英语描写图画表现的故事,如四幅画:第一幅一个小男孩骑着自行车飞跑;第二幅一辆轿车飞驰而来;第三幅小孩被撞到了;第四幅小孩被送到医院了。考生要用英语讲述这个故事。

  3,自由交谈。读完故事或图画的内容之后,老师还会问几句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例如,你在哪所中学上学,你的老师是谁,你喜欢英语吗,你将来打算做什么工作等。这一项主要考查考生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反应的快慢和语言的准确性。

  4,口语小作文。作文题目一般印在试卷上,但也有时候不印在试卷上。所以学生有时口语事先思考一下说些什么。

  三、口语的形式与步骤

  口试的形式一般是这样的:考生现在备考室准备十分钟,按考签上的内容稍加准备,如阅读故事,准备要朗读的那个段落,想一想考官会问什么问题以及应该如何回答,看看有没有小作文的题目,若有,也想想自己能说些什么。之后,考生进入考场,每个考场至少有两位主考老师。一位主考,另一位做些记录,有时也问一两个问题。考试时间为8-10分钟。因为怕后面考的考生得知试题(即另一个小故事和口语作文等);上下午的试卷也不一样。

  具体地说:

  1,考生在准备室准备7-8分钟。准备时,将试题的学生用卷发给考生。

  2,考生在准备室阅读短文,并构思口头作用。

  3,考生进入考场,按照主考老师的要求,完成各项考生任务。

  4,考试时间约为8-9分钟。

  5,考试成绩采用5分制:5分为优秀,4分为良好,3分及格,2分不及格。个别时候也可以用加号或减号。

  6,考试结束后,注意将卷子收回。考生不得将卷子和笔记带出考场。

  四、高考口试中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

  1,学生发音较差,主考教师听不懂。朗读时一个字一个字地往外蹦,读不出意群,显然不太理解所读的句子,连读更谈不上了。

  2,考生听不懂主考教师的问话。考生自己发音差,所以听不懂别人讲话。由于进入不了交流状态,口试进行不下去。

  3,故事理解有误,或者不够深刻,这是扣分最多。误读了故事恐怕不会及格。但是,一般情况下,故事都不很难懂,因为口试主要考查考生口头表达能力。

  4,回答问题时,考生讲话中的时态。人称、单数复读的用法错误较多,把现在时说称过去时,把HE说成SHE,复读不加-S,第三人称单数动词又不加-s等现象,相当常见。

  5,口语不流利,断断续续,常说半句话,总是在另起句子,到最后也讲不出几个完整的句子。

  6,把直接引语变成间接引语比较困难,大部分考生会在这方面犯错误。

  7,回答有关故事的最后一个问题相当困难,一方面这个问题要求考生从故事中抽象出它的主题思想。考生不会用简单的英语说出重要的警示或劝告。

  8,口语作文太短,说不到两三句话就停在那里呢。

相关热词搜索:北外教授 口语方法 英语口试
相关评论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我要链接 | 教育之声简介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0-2012 cedcm.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edu@cedcm.com.cn | 京ICP备12037710号-1 | 总机: 010-88687877 | 传真: 010-88682677
本网站所刊登的教育之声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教育之声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