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欢迎访问教育之声网
重要声明:
“教育之声网”推送文章除实在无法确认,我们均会注明作者及来源。部分文章或图片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将会在36小时内删除处理,特别感谢,也特别欢迎您的投稿。
滚动新闻:
教育公平,何妨多照向新莞人
2012-09-07 18:02:13   来源:教育之声网   

  有时候,公平就是一纸入学券,你在公立学校里,我却只能在门外。对此拟喻,新莞人或许体味尤深:因积分制的壁障,许多人的子女没法在公立学校就读;想进优质的私立学校,又掏不起高昂学费。于是,只能进收费略低、条件稍逊一筹的民办学校。

  犹记得,东莞对外来人改称“新莞人”,用服务卡替代暂住证时,平权化的制度善意,是怎样的鼓舞民心。而今看来,教育公平仍千疮百孔,平权路依旧漫漫。

  你是本地人,那公办学校欢迎你;若是新莞人,很抱歉,积分够了才准入。差异化对待的背后,刻着不公的烙印——在教育资源分配失衡、“上名校”意味着机会优先的语境下,上民办学校,注定无法跟别人站在同个起跑线上。

  教育本该公平,可厚此薄彼之下,对等的教育权只会消泯殆尽;当免费教育的阳光,只照在本地孩子的身上,势必无法驱散笼罩在边缘化群体的阴霾,更徒添几分积压在新莞人父母肩上的忧伤。沉重的学杂费、粗粝的受教育环境,会恶化他们步履维艰的艰涩处境。“二等公民”的现实待遇,仿佛凛冽的寒霜,冷却他们的期许,使其尊严矮化、权利陷落。

  同是孩子,境遇却判若霄壤。这,似乎与乔治·奥威尔“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平等”的论断暗中扣合。没有人比他人更卑贱,“平等的教育主体”也是基础秩序的要义。可为何新莞人在忍受物质贫乏的同时,要陷入权利贫困的厄境?

  说到底,它牵涉到城乡二元制下的制度性伤害。“户籍围墙”,俨然是弥望的坚冰,硬生生地在共同体间划出分界线,贴上“本地人”、“外地人”的印记。而依附在户籍制上的保障,也“戴上了有色眼镜”。在人口频繁的流动中,沉疴未解的户籍制,已然是一道枷锁,固化着权利的悬殊,阻断了公平的进路。在身份歧视下,外来人无法享受与本地人同等的医保、福利等,却要承担额外的义务。

  当然,户籍顽症不是“钉子户”,注入平权的因子,它也会松动。新莞人的重新命名,服务卡制度的上路,正是对体制痼疾的消除。新莞人医保权利的完善等,都在填补着人际的权利鸿沟,弥合着弱者的权利真空,体现出了良性的制度纠偏、政府的良心。

  事实上,在东莞,教育场域的户籍界限也在逐渐消失。“不抛弃、不放弃”,已成保障新莞人教育权的坚毅表态。据最新数据,目前,在东莞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的30.85万在读学生中,新莞人子女有12.60万人,已经占到了四成以上。对新莞人的权利改善,正以“增量改革”的方式迈进。

  教育需求渐增与教育资源紧张的纠结,的确是平等教育的路障。僧多粥少,掌勺者左右为难。将新莞人纳入免费教育的福田,离不开教育资源的补给。若资源匮乏,积分门槛虚高,那么,幸运的新莞人终属少数,众多权利亏空者,唯有“望梅止渴”。教育“不差钱”了,新莞人方不致游离在歧视性体制外,忍辱负重。

  平权阳光,应照着新莞人。哲学家西塞罗曾言:“让我们记住,公正的原则必须贯彻到社会最底层”,要填补底层权利的空洞,必须实现教育公平。东莞确在“两手抓”着——既加重教育投入,扩大保障覆盖面,又让资源配置更均衡。只是,我们希望,“善的脚步”不止是蜗牛般爬行,而是快些、更快些,尽早消弭分化的裂口。

相关热词搜索:教育 公平 何妨
相关评论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我要链接 | 教育之声简介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0-2012 cedcm.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edu@cedcm.com.cn | 京ICP备12037710号-1 | 总机: 010-88687877 | 传真: 010-88682677
本网站所刊登的教育之声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教育之声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