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欢迎访问教育之声网
重要声明:
“教育之声网”推送文章除实在无法确认,我们均会注明作者及来源。部分文章或图片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将会在36小时内删除处理,特别感谢,也特别欢迎您的投稿。
滚动新闻:
首页 > 校长之声 > 正文
校长职业的历史发展:近代出现可追溯到古代
2012-08-28 11:29:06   来源:教育之声网   

  (一)校长职业的历史发展

  校长这一词汇虽然是在近代才出现的,但校长这一职业的萌芽却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校长这一职业是伴随着学校的产生而出现的。据古籍文献记载,我国夏商时代就出现了独立的教育机构——学校,不过那时还没有“学校”这一名称,《孟子?滕文公》中说:“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名人伦也”,夏代称学校为“校”,殷商时称作“序”,西周称作“庠”,古人也常以“庠序”泛称地方学校。

  先秦时期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它们都属于“官学”,由官府提供经费开办。“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设于王城及诸侯国都,按学生的年龄与程度分为“小学”和“大学”两级。我国古代没有中学。 “乡学”是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供一般贵族子弟学习。广大平民和奴隶是没有受教育的机会的。那时的教师主要由师氏、保氏和乐师担任,据《周礼?地官》中记载,师氏负责教导“国子”即贵族子弟“德行”;保氏负责教授各种最基本的技艺知识;乐师则主要传授礼乐歌诗。当时掌管学校行政的,称“大乐正”,以公卿兼管学校之事的,称“大司成”。 “大乐正”、“大司成”大概是中国古代典籍文献记载中最早的“校长”称谓了。当然,它们与现代意义上的“校长”的概念还有较大的差别。

  随后历经春秋战国五百年动荡,官学衰微,私学兴起,出现了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和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几乎都收徒授学。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之风,在鲁国曲阜设学舍,招收门徒,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学生的范围扩展到平民阶层。那时的“私学”由于规模小,管理工作不多,所以学舍的先生像孔子、墨子等人也同时兼做管理工作,他们是自己学舍中既教书又管理的兼职校长。。以后的荀子不仅总结了孔子以来诸子百家管理的经验,而且三次担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 “祭酒”就相当于那时齐国的国立大学校长。

  秦始皇统一了天下,却带来了焚书禁学的浩劫。秦代推行“以吏为师”、“以法为教”为核心的“吏师制度”,其官学称之为“学室”。从汉代开始,独尊儒术、兴学施教、尊师重道,学校教育成为国家和社会高度重视的事业。汉代京城设有“太学”(京城的最高学府),郡(地方最高行政区划)设立的学校称“学”;县和诸侯国设立的学校称“校”,只有“学”与“校”毕业的学生才有资格升入“太学”深造。“太学”的教师称为博士,博士的首席,西汉时称博士仆射,东汉时称博士祭酒,职务都相当于校长。首席博士由博士中德高望重者担任,既教书又管理教务。我们现在有时也将校长称为“教师的首席、教师的教师”,大概即本源于此。汉代学校的学生以民间子弟为主,其中不少是贫困生,有的还要靠做工来维持生计。贵族子弟因有依仗父辈做官的资格,故入学积极性普遍不高。当时还没有独立的教育行政机构,教育事业划归到朝廷掌“礼”的部门,于是就有了“礼教”之称,汉代掌礼的长官是“太常”。

  晋代在“太学”之外另立“国子学”,专门招收“国子”,即公卿大臣子弟。“国子学”设置国子祭酒、博士各一人,助教十五人,“国子祭酒”就是“国子学”的校长。此后,各朝中央官学大都是“国子学”与“太学”并立,以体现“贵族士庶皆需教”的原则。“国子学”的创办,是中国封建社会贵族与平民教育“双轨制”学制实施的开始。北齐改“国子学”为“国子寺”,隋炀帝时又改为“国子监”,它们既是国家的最高学府,又兼有教育行政管理的职能。唐、宋两代,“太学”与“国子学(监)”并存,元、明、清时期则不设“太学”,只设“国子学”或“国子监”,它们都以“祭酒”为教官,作为国立大学的校长,又兼管全国的教育行政。并设“司业”一职为其助手,相当于现在的国立大学副校长。

  唐宋以来,除“官学”外,“私学”也有较大发展。“私学”主要有两种形式:私塾和书院。私塾是民间举办的蒙学,一般只有一名教师兼管一切。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它以私人创办和组织为主,将图书的收藏、校对与教学、研究合为一体,是相对独立于官学之外的民间性学术研究和教育机构,其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灵活多变的办学方式,为历代教育家所取鉴。书院的最高首脑称“掌教”、”主讲”、“洞主”或“院长”,但最常见的称呼是“山长”,谓其尊同山岳,负责书院教师聘请、经费、教学等事宜。较大的书院设副山长以协助山长工作。书院实行山长负责制,管理体制日趋完备。山长既是主要的教学者,又是最高的管理者,并且往往都由著名的学者来担任。书院的产生,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书院提倡自由讲学,注重讨论式,学术风气浓厚,开辟了新的学风,成为推动教育和学术发展的重要动力。南宋时期的大思想家朱熹是书院发展史上影响最深远的一位教育家和书院“山长”。

  鸦片战争后,清朝闭关锁国的大门被西方列强打破,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这时,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了两种新式学校。一种是外国人在中国开办的教会学校,其课程内容包括三类:宗教课、传统的中国经学课和近代的科学文化课;一种是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校,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校是京师同文馆,创建于1862年,校长称作“总教习”,1901年并入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就是现在北京大学的前身。

  十九世纪末,清廷颁布“废除科举,广设学堂”,“改书院、办学堂”的改革措施,全国各地书院逐渐改办“学堂”讲授新学,书院自此全部消亡。直到现在,人们还在唱《读书郎》:“小么小儿郎,背起书包上学堂”。1902年清廷制定《钦定学堂章程》,史称“壬寅学制”,把“总教习”的名称改为“总理”。1904年清廷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把“总理”的称谓改为“监督”、“堂长”。1905年,清政府仿效日本文部之成规,成立“学部”,作为中央教育行政机构。

  辛亥革命后,取消了清末“学部”的建置, 而代之以教育部,总管全国教育事物。教育部设总长和次长各1人,作为正副长官。1912年1月教育部令“学堂”一律改称“学校”,“监督”或“堂长”改称“校长”。从此,校长这一称谓一直沿用至今。

相关热词搜索:校长 职业 历史
相关评论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我要链接 | 教育之声简介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0-2012 cedcm.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edu@cedcm.com.cn | 京ICP备12037710号-1 | 总机: 010-88687877 | 传真: 010-88682677
本网站所刊登的教育之声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教育之声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